、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家庭主要成員、社會關係。上中學以後,這樣的表格已經填寫過很多次了,根本不需要考慮就能填寫出來。
永良交上填好的表,剛要出辦公室門,就聽鄭喜財帶著諷刺的語氣說:“多會兒都有打魚的,也有跟著混水的,一箇中農跟著瞎摻和,這叫沒有自知之明。”永良知道是說給他聽的,當作沒聽見,看來是沒找他的內侄女而把他得罪了。
凡是報名當兵的都按時交上了填寫的表。
閻鐵山召集齊全體支部成員,按照報名人填寫的表,逐個進行政審。如果弄虛作假,那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體檢合格後還有第二次政審,政審前都要對本人的社會關係進行調查,調查來的材料都裝入檔案裡。出身沒問題,但社會關係中有政治或歷史問題的,一律被刷下去。用了半天時間,太平莊第一次政審結束了。報名的有二十八個人不合格,連參加目測和體檢的機會都沒有。
永良順利地透過第一次政審,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去公社目測的通知。
目測在公社中學的操場上進行,每天安排五個大隊目測,抓鬮排先後順序,太平莊的排了個第三號。排在第一號的佇列上場了,其他大隊的人就站在旁邊觀看。目測實際上很簡單,無非是讓人們走走步,看一看腿腳有沒有毛病,會不會左右轉和稍息立正。能否透過,都是由部隊上挑兵的人說了算。
永良看著挑兵的沈保國有些眼熟,就去問他們大隊的民兵連長,那人是不是玉龍的姐夫,得到證實後,心裡格外高興。
農村人結婚後的第一年,到了大年初二的這一天,都要去丈人家認門,這是從老年間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實際上就是去拜年,接受當門家族的宴請,等人們宴請完後,論著向新姑爺叫姑父或者是叫姐夫的,都要大鬧一番,就像跟新媳婦鬧洞房一樣,直到新姑爺掏出錢來去買菸買糖為止。那年沈保國來認門,永良也隨著人們到玉龍家去了。沈保國大大方方地給人們五塊錢,人們都跟著拿錢的去了小賣部,可永良沒走。他喜歡沈保國的那身綠軍裝,喜歡帽子上那顆閃閃的紅五星,也喜歡沈保國那威武的樣子。沈保國問永良,怎麼你不跟人們去買糖?永良說我不喜歡吃糖,喜歡您穿得綠軍裝。沈保國說你喜歡當兵?永良說喜歡。沈保國說等你長大了,我把你招到部隊去,到時候你可別哭鼻子。永良天真地說,我不會哭鼻子,要是不招我你可就是小狗子。沈保國說一定招你。永良伸出手來說,你記住,我叫鄭永良,咱們拉勾。沈保國不得不把手伸出來,與永良的小手勾在了一起。
永良想到沈保國以前許下的諾言,走向前去問:“姐夫,還認識我嗎?”沈保國打量一番面前的小夥子,然後拍了一下永良的肩膀說:“你是鄭永良?跟我拉過勾的調皮鬼?”永良笑了笑,慶幸提了乾的沈保國還能認識他。沈保國問:“你想去當兵?”永良說:“是的,可別忘了咱倆曾拉過勾的事。”沈保國說:“沒忘,只要你各方面符合當兵的條件,我爭取把你招到部隊去。”永良說:“那就多謝了。”
永良看沈保國正忙著,也沒再多說,就站在一邊等著目測。
又一個大隊的目測結束了。
該太平莊大隊的人上場了。民兵連長把帶來的人組織好,剩下的事情就由部隊上帶兵的來安排了。先是走步,其中的一個瘸子和兩個踮腳被淘汰下去,後是左右轉,兩個稍微痴呆的又被淘汰下去。永良經過學校的正規訓練,動作十分標準,給挑兵的軍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沈保國站在一邊,透過跟太平莊的民兵連長交談,當知道永良曾經上過高中時,更加喜歡上丈人門上的這位小夥子。假如能把他招到部隊,一定會成為自己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將。
永良回去時相當高興,對根長沒來參加目測感到納悶,就問一起回家的本村人,才知道根長並不是有他父親當幹部省去目測這一關,而是因為有了一個富農成分的大伯,政審才被刷下去。
富農的兒女們 第二十七章(1)
開完徵兵政審工作會,周銀祥就像霜打的茄子,立刻蔫了下來。街上的人們跟他打招呼,他都沒心思答話,最擔心的問題還是發生了。
孩子們像地裡的莊稼噌噌地長起來,特別是根長到了該找媳婦的年齡,周銀祥就有些發愁了。雖然在大隊裡當著副支書,家裡還是下中農成分,兒子長得也不錯,可找媳婦並不是快茬兒。閨女們找婆家,除了挑選家庭成分,也要考慮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家只有四間舊房,日子混得跟不上流兒,眼下又很難改變現狀,看來只能把寶押在當兵上。根長夠了十八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