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春秋左傳 作者:悟來悟去

著。齊桓公因此集合諸侯,商討解決他們的糾紛,彌補他們的過失,救助他們的災難,這是為了發揚光大齊大公的舊職。等到您當上國君,諸侯們都盼望著說:“他會繼承桓公的功業!’我們敝國因此不敢保城聚眾,人們會說:”難道他繼承桓公之位才九年,就丟棄使命、放棄職責嗎?他怎麼對先君交待呢?君王一定不會這樣做的。‘人們憑藉這一點就不害怕。“於是齊孝公就領兵回國了。

【讀解】

面對入侵的大兵壓境,魯國的政治家們並沒有驚慌失措,沒有義憤填膺,而是想出了一個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依然是妙絕的高招:犒賞前來入侵的敵軍,並對之以令敵手無言以對的絕妙外交辭令,真能使人拍案叫絕。

其實,魯國人之所以“有恃無恐”,不僅僅是他們的先君曾有過“和平友好條約”,恐怕更在於他們的自信——自通道義是在自己一邊,自信自己擁有對付入侵者的智慧,也自信自己有同敵手對抗的實力。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作後盾,大概也難以用,“一言”讓敵手退卻,畢竟來者不善,敢於來犯,也就意味看來者不會顧及什麼先君之盟。

所謂大義凜然,只有在這種關鍵時刻才會顯現出來,英雄本色也只有在這時才會顯現出來。戰場上的浴血奮戰、刀光劍影是一回事,談判桌上的唇槍舌劍、巧妙應對又是一回事,並不一定非要真刀真槍地廝殺才算得上英雄。

不過,也有一點差別:對於喪失了良知、喪心病狂、歇斯底里的戰爭販子來說,再絕妙的外交辭令和應對技巧,都是無濟於事的。強盜自有強盜的邏輯,有時甚至連邏輯也不講。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何曾講過邏輯?日本人發動盧溝橋事變時,何曾講過邏輯?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又何曾講過邏輯?強盜總歸是強盜,有時他們可能假惺惺地找藉口,有時則赤裸裸地燒殺搶掠。

照這種標準來看,齊孝公這樣的人,也還算是天良尚未喪盡,還沒有達到喪心病狂的地步,在無言以對之後還知道退兵。這種好事肯定不多了,大概也只有講究禮義廉恥的古代才會有。現代社會中,要麼是赤裸棵地恃強凌弱,要麼是談判桌上的利益交換。

要真正具有與敵手抗衡的實力,應當軟、硬兩手兼備,既要在外交場合周旋的智慧和技巧,也要有軍事的、國力的、民眾的實力作為後盾,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晉楚城濮之戰(僖公二十八年)——仗越打越精

【原文】

夏四月戊辰,晉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夭、秦小子懿次於城濮(1)。楚師背郄而舍(2),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3):“原田每每(4),舍其舊而新是謀(5)。”公疑焉。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候,若其不捷,表裡山河(6),必無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欒貞子曰:“漢陽諸姬(7),楚實盡之。思小惠而忘大恥,不如戰也。”晉侯夢與楚子搏(8),楚子伏己而嘏其腦(9),是以懼。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10),吾且柔之矣(11)!”

子玉使鬥勃請戰(12),曰:“請與君之士戲(13),君馮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14)。”晉侯使欒枝對曰:“寡君聞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15):戒爾車乘(16),敬爾君事,詰朝將見(17)。”

晉車七百乘,靶、勒、鞅、鞴(18)。晉侯登有莘之墟以觀師(19),曰:“少長有禮,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己巳,晉師陳於莘北,胥臣以下軍之佐當陳、蔡(20)。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將中軍(21),曰:“今日必無晉矣!”子西將左(22),子上將右(23)。胥臣蒙馬以虎皮,先犯陳、蔡。陳、蔡奔,楚右師潰。狐毛設二旆而退之(24),欒枝使輿曳柴而偽遁(25),楚師馳之,原軫、郄溱以中軍公族橫擊之(26)。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於西,楚左師潰。楚師敗績。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敗。

晉師三日館、谷(27),及癸酉而還。甲午,至於衡雍(28),作王宮於踐土(29)。

鄉役之三月(30),鄭伯如楚致其師(31)。為楚師既敗而懼,使子人九行成於晉(32)。晉欒枝人盟鄭伯。五月丙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

丁未,獻楚俘於王(33):駟介百乘(34),徒兵千。鄭伯傅王(35),用平禮也(36)。己酉,王享醴,命晉侯宥(37)。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候為侯伯(38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