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辭看見,一旁放著一輛牛車,牛車上是一具棺材。
議論如潮水般湧開,那眉目清秀的姑娘聽了圍觀人群的議論,知道這家客棧不會讓她入住,於是死了心,把牛車抬起來,準備拉著牛車離去,去別家客棧試試。
有好心的大娘道:“姑娘不必去別家試了,不會有客棧願意讓你入住的。你不如把棺材拉去城郊破廟。”
那姑娘聽了這話後道謝,準備去破廟。
琴若同情道:“這麼熱的天,一個姑娘家拉著一輛牛車走了這麼遠的路,很不容易。”
可不是嗎?
慕容辭看見那姑娘的衣裳溼透了,想必這一路走來衣裳溼了又幹、幹了又溼吧。
“把棺材拉到京城,想必是有什麼事。”
“奴才去問問?”琴若道。
“去吧。”慕容辭忽然覺得這件事有點古怪,人死了必定是要入土為安,沒人會拉著親人的屍首走那麼遠的路到外地去。莫非那姑娘有什麼冤屈?
琴若買了兩個包子送給那姑娘,和善道:“姑娘,這兩個包子你先吃著。姑娘不是京城人士吧,棺材裡的人是你親人嗎?人死了不是應該入土為安嗎?為什麼把棺材拉到城裡?”
那姑娘見她眉目親善,便道:“我哥哥死了,我帶著哥哥上京是為我哥哥伸冤。”
琴若大感驚奇,“哦?你哥哥是被人害死的?”
那姑娘篤定地點頭,“我一定要為哥哥討回公道。”
“那你打算怎麼辦?”
“我要去京兆府擊鼓鳴冤!倘若京兆府不受理,我就去告御狀!”
那姑娘斬釘截鐵地說著,語氣十分堅決。
慕容辭走過去,溫和道:“姑娘千里跋涉、為兄伸冤十分感人,令人欽佩,不如我為姑娘指點一二。你知道御王嗎?御王是攝政王,總攬朝政,更可貴的是他宅心仁厚,愛民如子。你告御狀不如去向御王告狀,他定會著大理寺審理你兄長冤死一案,為你兄長伸冤。”
那姑娘欣喜若狂,“當真?御王當真會幫我?”
琴若附和道:“京城的人都知道御王是當朝賢王,公正嚴明,有冤屈的人向他告狀,都會得到公平公正的審理。”
那姑娘笑著致謝,“多謝二位公子指點。”
慕容辭又道:“你拉著棺材到御王府前跪著,棺材上貼上一張白紙寫著大大的一個字:冤,你額頭上也蒙著白布,寫著冤。然後你跪著大喊:懇請御王為民女兄長伸冤。具體的喊些什麼,你自己再想想。”
“倘若有人驅趕你,你死也不走,就跪著,跪到御王出來為止。”琴若越想越好笑,賣力地說著。
“姑娘,快去吧。”慕容辭鼓勵道。
“多謝二位公子。”
那姑娘連忙拉著牛車往御王府走去。
慕容辭和琴若哈哈大笑,琴若低聲問道:“殿下為什麼讓那姑娘去御王府?”
“他太閒了,本宮必須給他找點事兒。”
“可是王爺必定會把這事交給大理寺查辦。”
“那不是正好嗎?反正大理寺最近也不忙。”
慕容辭想著慕容彧聽到大門口有人喊冤還有棺材陪伴的表情,那必定很有趣。
這麼想著,她覺得不那麼餓了,拉著琴若前往御王府。
御王府外,她們躲在角落裡往門口望去,那個身穿白色粗布衣裳的姑娘當真跪在大門口,額頭綁著一條白布,那棺材上還貼著一個大大的字:冤。
那姑娘扯高喉嚨喊道:“民女林羽求見御王!懇請御王為兄長伸冤!懇請御王為兄長伸冤!”
她一遍遍地喊著,原本門口的守衛不想理會,可是她不厭其煩地喊著,他們都聽煩了。
一個守衛過來道:“姑娘,你要為親人伸冤就去京兆府,這裡不是伸冤的地方。”
“大哥行行好,向御王通報一聲,我有莫大的冤情向御王稟明。”那姑娘悽苦道。
“王爺豈是你想見就能見的?再者王爺不管冤案這類事,你要伸冤就去京兆府或大理寺。”
“不,我就要見御王。”
“你怎麼……你趕緊走,不然我不客氣了!”
“大哥你就當可憐可憐我吧,今日我就跪在這裡,御王不見我我就一直跪著。”那姑娘意志堅定地說著。
“哎喲我的大姑娘,你怎麼就聽不懂我的話呢?”那守衛著急了,“你再不走,我就趕人了!”
“你打我傷我,我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