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安全,並且確保土耳其在地中海方向上的安全,使土耳其能夠將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北線(高加索)與西北線(東南歐)戰場,加強對俄羅斯的圍剿。
最後,將義大利拉入同盟國陣營。雖然義大利的實力遠不如歐洲其他幾個強國,僅僅只比西班牙好一點,但是隨著義大利轉投同盟國集團,交戰雙方在歐洲地區,特別是地中海地區的實力對比將發生巨大改變。除了確保同盟國在地中海的制海權之外,還能加強同盟國在北非戰場上的兵力投入,為掃蕩英法在北非地區的殖民地打下基礎。
只要完成了這三步,同盟國,準確的說,帝國將在歐洲戰場上起主導作用。
再看得長遠一點,如果能夠成功將英國海軍牽制在北大西洋與地中海戰場上,就能確保帝國在南部非洲與南大西洋上的優勢,並且確保帝國在印度洋上的獨佔地位。另外,隨著美國參戰,美國也必然在大西洋與地中海戰場上投入更多的兵力,從而削弱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投入,最終為帝國海軍打贏太平洋戰爭奠定基礎。
要達到這一系列的目的,攻佔蘇伊士運河是關鍵中的關鍵。
從這也能看出,南洋系軍官明顯比東洋系軍官更有大局觀。只是,要實施這一系列的作戰行動,有那麼容易嗎?
不說別的,攻佔蘇伊士運河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上次世界大戰後,按照《巴黎停戰條約》,帝國交出蘇伊士運河(停戰時,帝國已經丟掉了蘇伊士運河),之前屬於帝國海外殖民地的埃及獲得獨立,並且擁有蘇伊士運河的主權。只是,埃及擁有的只是主權,而沒有管理權與駐軍權。蘇伊士運河由英法共管,並且負責運河區的軍事防禦。
也就是說,蘇伊士運河實際上是由英法控制的。
戰爭爆發的時候,英國在蘇伊士運河部署了一支大概五萬人的遠征軍,法國也在蘇伊士運河部署了一支大概三萬人的海外軍團。這八萬大軍全都駐紮在運河兩岸二十公里的地區內,主要集中在運河南面的蘇伊士城以及北面的塞得港。
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帝國軍隊必須攻佔蘇伊士城與塞得港,才能控制整條運河。
當時,帝國部署在吉布提與亞丁的陸戰隊只有三個師,總共不到六萬人的兵力。另外,三個月之內,帝國海軍最多向前線增派兩個陸戰師,並且運送五十萬噸的作戰物資,這其中還包括了艦隊作戰所需的物資。
即便投入所有陸戰隊(實際上不可能,必須留下預備隊,並且在後方基地留駐部分軍隊),並且艦隊補給另外安排,也很難迅速攻佔蘇伊士運河。按照當時陸戰隊提交的兵推結果,在三個月內集中四個陸戰師,以及充足的戰備物資,也至少需要花三個月的時間才能攻佔蘇伊士運河。如果物資補給不充分,或者出現了其他問題,作戰時間很有可能延長到半年,甚至半年以上。
即便以三個月時間計算,英法也能從其北非殖民地向蘇伊士運河派遣五萬援軍。
這還是在大西洋艦隊完全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權,英法不能透過海運向蘇伊士增兵的情況下出現的結果。
當然,帝國海軍也不是“孤軍奮戰”。
土耳其肯定會協助帝國海軍攻打蘇伊士運河,畢竟這是確保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安全的基本保障。另外德國在東北非的地面部隊也會參戰,畢竟德國急需通往帝國的海上航線,以獲得帝國的戰爭援助。如果能夠順利拉攏義大利,還能得到義大利非洲軍團的支援,從而獲得另外一支生力軍。
只是,即便將這些援助都算上,沒有半年的時間,根本打不下蘇伊士運河。
半年之後,恐怕帝國與日本的戰爭已經有了結果。更何況,美國也在積極備戰,如果美國在半年之內參戰,局勢將變得更加複雜。
也就是說,南洋系軍官的主張不是不可行,而是必須分階段執行。
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日作戰仍然是帝國的主要戰場,儘快擊敗日本,奪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權,鞏固帝國本土的防禦屏障,是所有作戰任務的重中之重。在此情況下,即便南洋系軍官的主張更有遠見,更有大局觀,也難以得到認可。
如此一來,關於帝國海軍下一階段作戰行動的策劃工作就暫時擱置了起來。
準確的說,是總參謀部獲得了更多的戰役策劃時間。
至於到底該怎麼打,要怎麼打,這不是完全由總參謀部決定的,而是由海軍司令部,帝國內閣等等機構共同確定的。
另外,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戰役策劃工作也是隨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