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3 / 4)

小說:巨浪 作者:

無論如何,這一變故讓“伊勢”號的艦長大森仙太朗大佐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

現在“渤海”號已經擺好了架勢,如果“伊勢”號衝上去,肯定會遭到更猛烈的炮擊。而且很有可能遭到“東海”號與“秦嶺”號地夾擊。如果“伊勢”號不衝上去,在這個距離上。根本對付不了“渤海”號。反而會被“渤海”號地主炮打成殘廢。撤退,那更不可能。在高須四郎中將下達命令之前,他沒有權力讓“伊勢”號撤出戰鬥。

兩艘戰列艦的決鬥也在此時出現了重大轉變。

雖然在隨後地戰鬥中“伊勢”號又命中了“渤海”號四枚穿甲彈,並且讓“渤海”號的甲炮塔失去戰鬥力,導致“渤海”號艦長受傷,打掉了“渤海”號的後艦橋,並且使“渤海”號的左側推進軸受到損傷。但是,“渤海”號在二十五分鐘之內,打出了十二輪齊射,並且用十一枚穿甲彈狠狠的教訓了“伊勢”號。

十一點過七分,“伊勢”號幾乎喪失了所有的戰鬥力,六座主炮炮塔全部被毀,艦體右側捱了四枚穿甲彈。雖然艦橋沒有被打中,大森仙太朗也沒有受重傷,但是無力繼續打下去的“伊勢”號只能撤出戰鬥。

為“伊勢”號送行的是更多的炮彈。只是當時“渤海”號的轉向能力已經出了問題,所以無法追擊“伊勢”號。

十一點三十九分,也就在“長門”號的大副下達了棄艦命令的時候,“伊勢”號撤出了戰場,步履蹣跚的朝著北面的東京港駛去。

據當時在東京港服役的日本海軍官兵回憶,“伊勢”號回到港口內的時候,艦體右傾已經達到了十度以上,左側的舯部幾乎暴露在了海面外。另外,戰艦的速度幾乎降到了零。如果不是幾艘拖輪及時出港“營救”,恐怕“伊勢”號根本進不了東京港。

直到戰爭結束,這艘戰列艦都沒有得到修復。

後來,“伊勢”號被帝國海軍“繳獲”,在對其進行了簡單修復之後,就被用於測試帝國海軍新式炮彈的威力。很多日本戰艦防禦水平的資料就是從“伊勢”號上得到的。當然,對於日本戰艦的效能,帝國海軍一直覺得沒有什麼好稱讚的。透過對“伊勢”號的研究,帝國海軍的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證實。

第五卷 迴天夢滅 第四十章 … 老當益壯

相對而言,“秦嶺”號與“霧島”號的決鬥最為慘烈。

兩艘戰艦都是上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開工建造的,“霧島”號的開工時間比“秦嶺”號早了大概十個月,服役時間則晚了整整一年。因此,兩艘戰艦在兩支海軍中都算得上是“爺爺輩”的老式戰艦。

最初的時候,“霧島”號是按照戰列巡洋艦設計的。上次大戰結束後,戰列巡洋艦逐漸淡出海戰舞臺,日本海軍“以節約為本”,對包括“霧島”號在內的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進行了全面改進,包括延長艦體,更換動力裝置,採用高大的塔式艦橋等等,使其升格為快速戰列艦。

實際上,“霧島”號的武備並沒有得到加強,防護水平也沒有得到提高,除了勉強能夠維持的三十節高航速之外,其他各項效能指標都達不到快速戰列艦的標準。至少,大明帝國的“皇帝”級,美國的“北卡羅來納”級配備的是四百毫米(十六英寸)口徑的主炮,防護效能遠勝過以往的戰列艦。

正是如此,包括大明帝國在內,很多國家仍然將“霧島”號列為戰列巡洋艦。

“秦嶺”號則是從一開始就作為戰列艦設計的,而且算得上是帝國海軍第一艘從設計開始就達到了“超無畏艦”水平的戰列艦(“崑崙山”級雖然裝備了三百五十毫米口徑的主炮,但是其最初設計來自於“五嶽”級,而“五嶽”級的基礎設計只能算得上是“無畏艦”,而不是“超無畏艦”)。

與“霧島”號一樣,上次大戰結束之後,帝國海軍對“秦嶺”號進行了兩次改進。

第一次改進的效果並不顯著。主要就是更換了一些輔助裝置,並沒有做傷筋動骨的“大手術”。第二次改進的規模要大得多,更換了動力裝置、主炮、副炮等。因為受到《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地限制,並沒有在這次改進中全面加強防護。

直到在“薩蘭加尼海戰”中受傷,返廠大修時,江南造船廠才趁此機會加強了“秦嶺”號關鍵部位的裝甲防護。使其排水量激增近三千噸,並且使速度降到了二十節。另外就是增加了新的火控雷達,彈道計算機等剛剛誕生的新式裝備。

火力上。兩艘戰艦不相上下,只是“秦嶺”號的火力控制裝置更加先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