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一般除了讀讀女誡,識識字也就罷了。
這個時代讀書從來都是世家子弟的專利。
但是作為一名現代人來看,平平七歲了,再不讀書就要成為失學兒童了。
李重九自是不肯如此,於是他起了念頭,在懷荒鎮之內建私塾,以提供有心向學之人發矇。
在眼下沒有世家提供人才的情況下,一切基礎人才,眼下也只有靠懷荒鎮自己培養了。
這發矇的物件,除了幼童之外,李重九還準備從軍中選拔,讓隊正,旅率一級的將領識字,至少的要求能看懂自己寫的軍令。
至於私塾的老師,周旭則是眼下最佳勝任的人選。
ps:感謝鬼義虎,心漂浮,鐵血天驕的打賞,傷魂の殘魄,kissker的章節贈送;怪盜基德sr,風言123,lmxy的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
開設學校,教授以學生,普及知識,打破世家壟斷。(,小說更快更好。。)
姬川,周旭,劉易三人聽到李重九的計劃時,第一個反應皆是如此。
周旭率先站起身來,向李重九一揖,言道:“將軍此舉乃我寒門之幸矣,我在此代懷荒鎮八千百姓感激將軍此舉。”
周旭道賀之後,劉易也是站起身來向李重九賀喜,他倒是沒什麼反應,可有可無的樣子。
至於姬川哼哼兩聲,一種天然的優越感飄逸而出。
“姬參軍,你有什麼看法?”
姬川經過數月的工作考核,已添為鷹揚府的錄事參軍。
姬川沉吟了一會,言道:“回稟郎將,在下聽說一個故事,有人肚子餓,正好面前有一池魚,他不肯下水抓魚,卻在湖邊結網,結果兩天之後,當網結好了,自己卻在池邊餓死了。”
沒想到姬川,居然還會說故事。他的意思很明白,李重九想培養寒門人才,週期費時過長,如那故事一樣,還沒等到漁網結好,自己就率先餓死了。
姬川正色言道:“將軍想招攬人才,自必從世家之中取之。若是培養寒門,費時日久,去之遠矣。”
姬川話剛說完,周旭憤然站起身來,言道:“一片胡言,寒門之中,自有英傑,當年魏武皇帝唯才是舉,提拔寒門,方才有曹魏,這你不知嗎?”
姬川哈哈大笑兩聲,言道:“沒想到你這呆措大,也懂得一二典故,我告訴你吧,曹孟德不過一時之舉,而其子仍還是以九品中正取人了嗎?”
姬川拱手向李重九,正色言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教習寒門讀書,將來刁民狡獪,必會對抗將軍,到時要治理就不易了。”
聽姬川如此說,周旭被氣說不出話來,而劉易則是遠遠坐在一邊,隔岸觀火。
李重九聽姬川如此說,不由笑道:“我倒是聽過另一種說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姬川聽李重九這麼說一愣,顯然是沒有聽過這種斷句,言道:“郎將,此是誤斷。”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正所謂聖人一言,後人千萬解。我不是爭辯經義。我之所以建立蒙館,尚沒有以寒門取代世家,那麼遠大目標,只是我女兒長大了,並需幾名同窗一併讀書。”
“同時將士不懂文墨,將來升遷,必受到制約。眼下這些人為旅率,隊正尚可,若是提拔為校尉,郎將,難道一樣看不懂軍令嗎?”
姬川聽了當下點頭。
當下李重九想了下,對周旭言道:“眼下縣學讀音識字,是不是反切注音?”
周旭當下畢恭畢敬地言道:“那倒不是,切音韻書縣學之中雖有,但識者甚少,只有識字到一定才能用以讀得書籍。我們縣學教習,一般是以南梁周氏所作,千字文作韻文唸誦,作為發矇。”
李重九當下詫異,原來千字文這麼早就開始在南北流行,看來隋的大一統,功不可沒。
不過這時候周旭雙手一攤,言道:“不過這次來懷荒鎮匆忙,我隨行所攜一本論語,沒在亂軍之中。”
“再說這鎮上,恐怕除了幾本通書,再也無其他紙張了。”
李重九聽了不由一嘆,在這個活字印刷,不,甚至連雕版印刷,都不知道有沒有出現的時代。
書籍真是一種高階產品,除了世家,還有縣學,官府之中,誰會典藏書籍。別的不說,就是整個懷荒鎮裡,筆墨紙硯,也是稀缺的緊,衣食都不足,誰還管這些。
聽到這裡,姬川更是露出一絲嘲諷的神色。
李重九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