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2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而王上起於河東,稱商為號。自是復商而討西。”

“一派胡言!有何考據?”一名髮鬚皆白的老吏起身罵道。

林當鋒言道:“史書有云,周人自稱有夏,後以華夏自稱,意為繁華之夏,而將分封之國,如齊,秦之諸侯國稱為諸夏,以作區分。”

林當鋒一語說得老吏不能言語,只是一味重複,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李重九聽了則是大有所得,原來今日我們一直自稱的華夏,乃是西周時周人的自稱,而周人這麼稱呼的原因,居然是為了反商復夏。而現在投奔於李世民麾下的孔穎達,在還未篡寫的五經正義中,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顯然是一己意淫出的結果,但卻一直影響到了今日。

當然這一切都源自東西之爭,夏周皆是崛起於關中,而商崛起於河北,周承夏統,故而史官褒夏貶商。

林當鋒說了一會,但反對之人太多,李重九雖有心同情,但無奈這個時代,眾人對商朝確實沒有好感。李重九要以商為國號,必然與下面士族離心。商於是第一個被排除掉。

而這時英賀弗起身言道:“什麼燕,商之國號,依我之見,都不如周。”

英賀弗不愧是武人,雄壯的聲音一出,頓時壓下了堂上所有的聲音。眾人皆是心想,一個番人有什麼資格,指手畫腳的。

“為何如此說呢?”李重九饒有興趣地問道。

英賀弗畢恭畢敬地言道:“周乃是天下共主,我們草原人亦是心服口服。當年宇文氏創立北周,幅員遼闊,威服塞外,但為楊堅的大隋所篡,眼下大隋衰微,我們可復周代隋,如此草原各部皆是望風而從。”

英賀弗並非孤立無援,姬川亦是起身,言道:“周重視農耕,教人以農為本,古稱盛世,唯有周漢二代,周用王道,教化一而人眾,漢雜霸道,刑政嚴而俗偽,以周為國號,再好不過。”

李重九聽二人說了一通,姬川推舉周的原因,可以猜到,商的國姓乃是子,周以及諸侯國為姬姓,姬川聽聞是關隴流放至,自是傾向於周。

至於英賀弗等番人支援周,也很好理解,創立北周的宇文氏,乃是鮮卑人,而英賀弗的奚族也是鮮卑,當年宇文鮮卑與奚族鮮卑,在烏候秦水附近雜居,甚有親緣。

如英賀弗的祖先,聽聞則是段部鮮卑之人,額託聽說則是慕容鮮卑的後人,故而他們認為宇文鮮卑建立的北周,對於他們奚人而言,甚有親切之感。

當然英賀弗,姬川的意見,遭到高徐道,趙何然等認為立燕為國號的幽州人反對。

趙何然言道:“當年周王都鎬京時,為宗周,而東遷洛邑,則稱為成周。王上起於幽州,差關中洛陽數千裡之遙,如何能以周為國號。”

安樂郡郡守劉易出聲反對言道:“若說王基,幽州不過後來而取的,懷荒,御夷開鎮之時,才是王上龍興之地。”

陳孝意亦是反對言道:“大隋兩代已垂數十年,百姓多服王化,無論南北皆以隋室為宗邦,若復周代隋,不僅響應者無幾,對於大隋舊吏,更無好感。”

幽州士族激烈反對,但英賀弗他們則是認死理的,也是相持不下。

當下兩邊文武官員,吵作一團,幾乎拔拳相向。而王馬漢,曇宗等人皆是事不關己,無論是燕也好,周也好,都不關他們的事,只是覺得這些都是一方封疆大吏的官員,如潑婦罵街一般的吵鬧,十分有趣,各自看得直樂。

李重九默視兩邊吵了許久,霍然起身拍案大喝言道:“國尚未立,你們以幽州,草原分而自居,吵成這樣,以後如何了得。”

見李重九動怒,當下幽州官吏,番將皆是一併拱手告罪。

這時薛萬述出面言道:“王上之志向是要,席捲天下,混一南北的,無論是幽州,還是塞北,格局都乃是拘泥於一地,夫為國號者,當包容萬千,攬括天下方可。”

薛萬述之言說的,倒是令文武官員一併點頭,但也是有人出聲反問:“按照你的意思,什麼國號,方能包容萬千,攬括天下呢?”

薛萬述笑道:“在下不過是拋磚引玉,還是諸公商議才是。”

這時一直不開口的太原郡郡守蘇素說話了。

蘇素言道:“我以為王上乃是太原石艾人,太原石艾乃是趙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主父不死;秦何敢伐趙。我以為以趙為國號最佳。”

蘇素乃是李重九四叔,地位極高,本人又是封疆大吏,他的話倒是一時無人敢反對。

薛萬徹站起身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