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2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愚兄,已決定卸甲歸田,作一個安樂侯了,賢弟呢?還有什麼打算?”

李重九作揖言道:“魏公,你若要勸我與李淵干休,那麼請恕在下不能聽從。”

李密哈哈一笑:“賢弟,當初你勸我奪取河北,我沒有聽,至今後悔,今日若我勸你,不要與李淵一爭長短,你肯定也是不會聽的。愚兄,怎會作此浪費口舌之事。”

李重九言道:“魏公既入關中投奔李淵,不妨效劉玄德當初庇曹操時韜光養晦之策,待天下有變之時,東山再起也是不遲。”

說到這裡,李密擺了擺手,從袖子抽出一紙張來放在李重九手中,言道:“賢弟,你看一看。”

李重九將紙張攤開,一一看後,不由奇道:“魏公,這是?”

李密言道:“密雖降唐,但心底不甘,這十幾人都是我瓦崗軍中心腹,我問過他們,他們都不願意隨我去關中。既然如此,我就留他們自去。”

李重九看見名單之上,赫然有徐世績的名字。

李密舉起茶盞言道:“賢弟,愚兄當年在白馬寺見你時,你不過一介布衣,但論才具卻遠在愚兄之上,而今賢弟能成一方諸侯,可見愚兄當年識人之能,若非給與弟以時日,將來必可成就高祖一般霸業,只是現在眼下之勢,李淵實難以爭鋒,賢弟要逆轉實是很難……”

說到這裡,李密話音一頓,言道:“說來說去,還是愚兄不甘心李淵這老賊能成事吧,至於這些人你就拿去用,還有城內上萬將士,他們皆是河北人,都不願意西入關中,但能不能為你所用,還是看你的本事。”

“魏公!”

李密將手一擺,言道:“不必稱謝,能不能隨你走,是他們自願,並非我的屬意。這上萬將士,皆是隨我轉戰南北精銳,至於徐世績乃是楊素般名將,是我才薄不能用之,萬望賢弟能用之。此是為兄最後能做之事,今後十年,我就於長安,看看最後誰能問鼎天下,至於其他就不另圖了。”

從李密的小樓出來後,夜幕已降,天邊正掛出一輪明月,月光之下,魏府之內正是歌舞昇平之時。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一曲琵琶行,琵琶錚然之聲,讓眾人皆是聽得如痴如醉,一曲完畢,琵琶聲消逝,眾人方才回過神來,而曲嫣然此刻已不知蹤跡。

眾人回味其中,更是接連喝彩。

而這時一旁的侍女更是如流水穿花一般,將酒菜不間斷得送上去。

席面上的人舉杯對飲,大聲勸酒,是好不熱鬧,而靜靜悄悄之中,黎陽城已悄然變換大旗。

當初天下最強勢力瓦崗軍,自大業七年,翟讓自瓦崗寨聚義以來,八年轉戰黃河南北,一度有機會問鼎天下。

但是隨著翟讓為李密所殺,瓦崗軍軍心動搖,現在李密在邙山洛水兩敗給王世充,部下都是離心。

單雄信,羅士信,程知節能瓦崗軍大將,率等河南精兵十餘萬盡數降伏王世充,王世充自此得勢。王世充繼續招降河南,而河南諸郡降伏有王世充的,也有降伏李唐的,最後河北李密獨木難支,終於做出決定,率部赴關中降伏李唐。

橫跨黃河南北,瓦崗軍的勢力,如歷史上為王世充,李淵二人瓜分,而李重九現在不知能否分的一杯羹。

水榭內,不少河北士族,有心投奔李唐的瓦崗大將,皆是簇擁在李世民左右。

李世民溫文爾雅,善於收攏人心,眾人皆是生出心悅誠服之意。

而小院內,門庭奚落,悄然無聲,李密,王伯當卻遠遠的見著這一幕。

王伯當言道:“魏公,你真覺得李重九真能成事嗎?”

李密聞言,言道:“或許吧。”

說到這裡,李密轉過頭來言道:“伯當,你的妻兒族人皆在河北,家室為重,不必隨我一併西入關中。”

王伯當抱拳言道:“昔日,劉邦封漢中王,蕭何盡帥子弟以從漢王,伯當恨不能兄弟俱從,豈能因魏公今日失利,遂輕去就乎!”

李密聞言不由唏噓,言道:“沒想到我李密在瓦崗五年來,身邊肯真心想從之人,唯伯當一人。”

王伯當聽了不由雙目淚湧,言道:“魏公。”

李密負手將手中的羽毛扇一丟,對著圓月長吟道:“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諡。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

吟此,李密亦不由聲音梗咽。

李重九離開魏公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