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俊�
李密聽李重九之言,隨即笑道:“賢弟勿怪,方才之言不過是戲言爾,剛剛我實已與李世民談妥,我李密將率眾入關中投李淵。”
“魏公真的決定如此?”
李密言道:“還能如何,天命實已歸李淵,無論是王世充,竇建德,杜伏威都不是他的對手,除非突厥與李唐翻臉,殺入關中,我實想不起第二個可以阻止李唐的人,就算是賢弟你也不行。”
“賢弟,為兄在此勸你一句,大勢不可違,李世民曾與我言過,李淵答允,只要你肯率幽州降之,一切恩怨,既往不咎如何?”
李重九聞言哈哈一笑,言道:“魏公,李淵的話你信嗎?”
李密笑了笑,言道:“賢弟,這是李唐開出最後條件。”
李重九言道:“魏公,請恕弟實話言之,事到如今,我與李唐早已無轉圜的餘地。我雖一介布衣,也知田橫之志、若魏公還能顧全我們二人情誼,那麼就不要再勸了。”
李密哈哈言道:“果真如秦王所料,分毫不差,秦王言李重九乃是他的知交,此人心性堅定,絕不肯降我大唐,他說若是賢弟你不降,就讓我將你請到關中,慢慢勸之。”
李重九聞言冷笑,此來魏公府,他亦非當初在晉陽宮時了。王君廓已勸動徐世績,讓他袖手旁觀,而王馬漢此刻秘密出城,率領李重九留在城外的三千鐵騎。
一旦有變,王君廓會率死士開啟城門,王馬漢殺入黎陽城中,到時兩邊就拼一個魚死網破。
李重九頓時雙目森然。
而這時李密突然啞然失笑,言道:“賢弟勿驚,就算密真的是忘恩負義之人,也不會作韓信殺鍾離眜之事。”
ps:今天和老婆領證,已經是已婚男子拉,所以今天更新有點少,明天兩更,還請見諒,另祝書友們聖誕快樂!(未完待續。。)
地三百八十四章 分一杯羹
李密之言,倒是頗為峰迴路轉。
李重九言道:“魏公既是要降唐,為何不聽李世民之言,將我獻至長安,如此既是一件功勞,也免得李淵因此與魏公有所芥蒂……”
李密手撫羽扇,笑著言道:“難道將賢弟交給李淵,李淵就不會對為兄有所芥蒂嗎?”
李重九聞言不由一笑,心道真不愧是李密,一眼看得透徹。
李密言道:“愚兄畢竟是一方稱孤道寡的人物,現入關中降之,乃不得已為之,李淵焉能不懂。”
李重九心知,李密若要西入關中降李淵,交不交李重九,結果都是一樣。李淵絕不會因為李密交出李重九,而信任他,因為李密乃是當世梟雄;當然也不會因為李密不將李重九交出,而為難他,因為李淵要奪取天下,就必須厚待如李密這般投奔之臣。
這其中的厲害,李密若不想得透徹,也就絕非是李密了。
“密將賢弟交給李淵,不易於韓信殺鍾離眜,乃是陷自己於不仁不義不信,又留下給李淵的把柄。大丈夫行事堂堂正正,我李密平生行事俯仰無愧,絕不會對不起追隨於我之人。”李密長嘆言道。
李重九抱拳言道:“我李重九果真沒有跟錯魏公,既魏公已決定西入關中,在下唯有在此祝魏公一切安好。”
李密笑了笑,言道:“賢弟放心,愚兄會懂得處身之道,李淵此人好沽名釣譽。只要我安分,天下未奪取之前。絕不會對我刁難半分。何況吾從叔李仲文,族兄李育德。族弟李守素以及族中多人,都在為李唐效命,李淵若無名義,不會為難我半分的。”
李重九點點頭,李仲文乃是李密堂叔,之前隨李芷婉奪取關中立下大功,現在幷州為鎮守一方的大將。李育德乃是李密族兄,現為李唐陟州刺史,而李守素在秦王府下任倉曹。此人擅長譜學,於四海士流及諸勳貴華戎閥閱,莫不詳究,人稱肉譜,歷史上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正所謂不能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筐之中。
趙郡李氏之中,既扶持李密攻打東都,但同時也支援李唐奪取天下。
何況趙郡李氏乃是名門,又與其他高門士族多有聯姻,正是靠著士族之間彼此聯絡。交錯成一複雜的關係網路,若李淵要動李密,就需顧忌到千絲萬縷的聯絡。
歷史上,楊堅。李淵能成大事,都是依賴關隴門閥起勢,所以即便天下安定以後。除了邊緣的敲敲打打,是不敢輕動功勳之臣。但劉邦,朱元璋之輩。從微末驟起,就不要顧及這麼多了,他們要做的就是將舊朝的罈罈罐罐打破,重新再建。
李密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