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借利也在五萬匹,以及今年徵高句麗,破國後,也得其國庫值兩三萬匹。”
裴寂這麼說,唐軍士卒都是倒吸一口氣涼氣,沒料到趙國憑著懷荒,御夷二鎮收入竟是這高。而李唐就算佔據了富饒的巴蜀以後,每年國入也不過二十多萬。
裴寂道:“不過趙國花銷更大,李重九登基以來免除了丁稅,並取消百姓役稅,改為以酬代勞。去年李重九攻滅劉黑闥後,為了拉攏人心,免徵了劉黑闥治下河北各郡三年的稅賦,得了山東後也是如此,所以這都是在花錢。”
“而且趙國每一年都在打戰,海上打造戰艦,海船,陸上打造兵甲,都是花銷巨大,微臣可以肯定眼下趙國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所以這一次大戰之後,他們也無力進一步發動大的攻勢。”
李淵點點頭道:“裴卿這幾年功夫沒有少做,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裴寂連忙道:“多謝陛下誇獎。”
李淵道:“諸位,既然如此趙軍沒有餘力,我軍就留下部分人馬鎮守,其餘各部退兵返回關中,荊襄,各位沒有異議吧!”
眾將一併稱是。
李淵又道:“不過趙軍既是無力反撲,朕也不能掉以輕心。劉卿說得沒錯,河南,河東,河內三處都是要害的地方,必須要大將鎮守。”
劉弘基道:“陛下,河南乃是天下之中,八方匯通之地,人口之盛,更是甲於各地。而我軍當初得到河南後,留下的都是王世充的舊將鎮守,這些人我們並沒有多少恩惠給之,一旦倒戈趙軍,對我軍損失就大了。微臣建議,可以將這些大將的家人,接入長安,另外再派人馬進駐以節制河南諸軍。”
李淵合掌道:“劉愛卿說得真是金玉良言。朕決定河東繼續由襄武王李琛鎮守,柴紹率五千人馬鎮上黨。河內還是淮安王李神通就替朕辛苦一下,繼續坐鎮於此吧,弘基你率五千人馬,戍衛河陽。”
李淵說到這裡,頓了頓道:“朕決定以李靖,為關東道都督,進左光祿大夫,調大將李君羨,張公瑾並巴蜀軍兩萬,給他節制河南諸州兵馬。李孝恭為荊襄道都督,率南路軍主力返回江陵坐鎮。”
聽李淵這麼說,眾將都是震驚,李靖這提拔速度也太快了吧。眾將都是知道李淵,用人的一貫風格的,就是非宗親不用,李靖出自隴西李氏,當然是李淵宗親。
但是李靖當年在晉陽起兵時,親自去長安告發李淵。李淵一度還要殺了此人,但是這一次李靖憑藉著平定蕭銑之功,以及伊闕之戰的出色表現,被李淵火線提拔為關東都督,也成為與李孝恭,李神通,李琛這般一方諸侯,也可見李淵現在確實是急於用有力的將領,來穩住當前局勢。
但現在對於李淵而言,下令退兵實是令他很不甘心,這一次投入攻趙,付出遠遠大於收穫。他這一次親至河陽前線,就是想看看有沒有最後一絲成功的可能,可以說若是李靖若攻下虎牢關,那麼對於李淵而言,今天他下達命令,就是完全兩樣了。
但是李靖失敗後,李淵心底知道事不可為,所以決定撤軍,沒有片刻猶豫。同時軍令也是以十萬火急的速度,直接送到了洛陽以南。
在革新二年六月到來之際,唐軍南北兩路攻打洛陽的大軍,在李重九的援軍趕來之前,皆是從洛陽前線退兵,這一場大戰也是落下帷幕。(未完待續。。)
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
論起洛陽城城內的宜人坊,洛陽百姓無人不知,這裡是昔日齊王楊暕的府邸。當初楊廣還是很疼愛楊暕,將都城從西京遷至東都時,楊廣打算將宜人坊四百多畝地全賜給兒子作為齊王府府宅,後多問了建造東都城的宇文愷一句話,此坊何名?宇文愷老實地回答宜人坊。楊廣聽了道,既號宜人,奈何無人。於是只將宜人坊劃了一半作為齊王府,另一半則是與百姓**。後來隋朝滅亡,這齊王府,被王世充侄兒魏王王弘烈佔據作為府邸。王世充滅後,楊暕回到東都,李重九將這齊王府還給這位大舅子。現在這齊王府,早已是改名為漁陽王王府。楊暕與他妻妾都住在這裡。洛陽圍城已是有兩個月了,但對於楊暕來說,他最關心的並非是圍城之事,他現在每日專注的事情,就是作為秘書省秘書監,為前朝修史的事情。從父親那繼承了喜好排場,做事高調這一傳統楊暕來說,修史自被他一接手,就弄得沸沸揚揚。僅僅是洛陽城內有名望的大儒,學者,朝廷舊吏就請了上百人之多,至於抄錄的書者,校對的校書郎更是找了五百人之多,一律待遇優厚,在洛陽宮集賢書院內編史。聽聞楊暕如此慷慨,那些因為戰亂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