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三頭小蝦米,還不快屈服於崔家的權勢。
崔太太面色稍緩,眼下襬在這三位士子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自承胡言亂語,二就是失去秋試的資格,不愁他們不就範。
崔太太卻沒有料到,張文瓘勃然道:“大丈夫豈可因此而廢名,無緣秋試,即無緣秋試,但方才某說得話,句句是真,若有半句虛言,五雷轟頂。”
崔太太神色一變,見張文瓘如此毅然決然,心道自己倒小看此人的膽氣,並非是恐嚇可以辦到的。崔太太又看向來濟,孫處約二人道:“此人輕薄我女兒之事,你們沒有參與,大可不必為了朋友義氣,而失去了大好前程。你們的意思呢?”
崔太太一招不成,又來一招,她要孤立張文瓘,若是三人話語自相矛盾,那麼就沒有人聽信張文瓘之言,自己女兒的名聲也就保住了。
來濟昂然道:“家父為了不失道義,亡於江都,在下不及先父十分之一,但也知道什麼叫以信義立身,張兄方才之言,句句是真,某願一力證之。”
“好,好,好!”崔太太連連冷笑,又是個硬骨頭。她看向孫處約道:“他們二人乃世家之後,就算不讀書進取,也足可安生,老身瞧你家境貧寒,寒窗苦讀十年就是為了今朝吧,瞧你年輕有為,絳紗加身,如同拾芥,犯不著為了袒護你那調戲我女兒的兄弟,而一併失了前途。”
崔太太見孫處約一副謙和的樣子,與張文瓘,來濟二人的咄咄逼人截然不同,覺得他就是個書呆子,這樣的人沒什麼主見,一恐嚇就怕了,何況他的家世又不怎麼樣,只有就範一途。
孫處約上前,先是長長作揖,一躬到地。
崔太太見此人禮數如此周到,微微側身言道:“不敢當此大禮。”
孫處約笑了笑道:“長者在上,豈能不以全禮。”
崔太太笑容滿臉道:“你這人倒是有禮數,若是你敢將公道說出,老身對你也就不追究了。”
孫處約笑道:“多謝老夫人對晚輩的寬容,在下雖是家境貧寒,但也知聖人說過成仁取義,為了道義尚且性命皆可拋,功名利祿又何能比之。在下願意證明兩位兄長,所說之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欺瞞。”
見孫處約如此傲骨,在場士子都是紛紛叫好。有人仗義言道:“崔太太,我們敬你們崔家是名門,但你也不能因為成全你女兒的名聲,而毀了三人的前程。”
“是啊,我看這一幕下去,對崔小姐名聲也是有礙,我看他們二人一問一答也是大有情意,不如崔太太讓壞事變好事,成全他們二人,豈不是成人之美嗎?”
崔太太怒極反笑道:“婚約之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崔家女子豈有不要臉面與你私定終身之說,你們三人枉費飽讀詩書,實是不要臉的,鐵了心要壞我女兒名聲,我今日就將官司打上郡府!快,拿我的帖子,請崔郡守決斷此事,爾等幾人現在就給我拿下。”
崔太太一說,身旁崔家家奴就要動手。士子們一陣喧譁。
“慢著!”
這時一人突然出聲喝止,眾人看去不知堂內何時進來一人,而在垂簾後的李芷婉,看清那人容貌後,陡然目眶一紅,心底無數滋味,百感交集。(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
聽到這一聲喝止,崔家家奴動手緩了一下。
崔楚妃那車伕阿古站出身來道:“你是什麼人,看樣子不是士子,哪裡來的鄉人也來這裡湊什麼熱鬧?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佛堂乃是清淨之地。”
這話說得士子們都是笑了,佛堂乃是清淨之地,方才是誰在這裡要打打殺殺的。
崔太太坐在椅上看去,但見此人身材不高,身著一身布袍,應該是趕路來的,身上風塵未除。崔太太初時以為對方不過過路人,正想阿古打發了。
不過崔太太仔細卻見得他身旁只人,此人乃是一名書生,若是普通書生也就罷了,但此人不是一般迂腐的讀書。不僅有一種詩書滿腹氣自華,而且行止還帶衙門裡的做派。但如此也就罷了,衙門書吏的,崔家還不放在眼底,可這樣的人,居然在此人左右甘為下手,那麼就說明此人身份不凡。
“阿古,不可無禮!”
見崔太太發話,阿古抱拳道:“是太太。”當下走到一邊。
崔太太微微起身,拄著柺杖來到對方面前道:“閣下遠道而來,就是貴客,本該相迎的,但閣下與此無關卻插手我崔家閒事,恐怕管得就太寬了吧?”
對方笑了笑回答道:“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