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圍獵沒能殺死那隻老虎,反而又死傷了幾人。
武松歸途醉酒後赤手搏殺了惡虎,他被百姓擁簇著前往陽穀縣衙領取懸賞。
武松跟宋江交流那幾日終究沒有白學,他先給喪生虎口那幾人的家屬分了一些錢。
組團的獵戶們雖然沒能殺虎,卻也為此忙活了不少天,武松給他們也分了一些辛苦費。
武松赤手搏虎還除了虎患,足以證明他武藝過人;被害者家屬得到補償,展現了他的仗義疏財;眾獵戶也沒有空手而回,展現了他的慷慨正直。
武松環視圍攏在自己周圍的百姓,他們紛紛開口讚揚自己,這正是他時常幻想的場景,如今終於實現了,他的嘴角不自覺地向上揚起,露出自豪而又燦爛的笑容,他非常享受這種感覺。
知縣覺得武松身手不凡,品行高風亮節,又受百姓擁戴,他力邀林沖做縣裡的步軍都頭。
武松本打算先回家一趟,再去投奔高衙內的,知縣的提議有點突然,讓他有些猶豫。
他不知道投奔高衙內的事保不保準,畢竟都過去這麼久了,可這個都頭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都頭在縣裡也算是排的上號的人物了,該如何抉擇呢?
武松看到百姓對自己的擁戴他越發遲疑了。
“壯士不妨暫任本縣都頭,日後若遇良機,自可隨意他去,本縣絕不干涉。”
有百姓已經換了稱呼:“武都頭你就留在陽穀縣吧!”
“是啊,武都頭!”
最終武松點頭答應了下來。
清河陽穀離得不遠,很快武大郎就收到了武松的信件。
武大郎至今沒有忘記,清河縣大小官員對高世德的恭敬態度,“二郎糊塗啊!哎,隨他去吧!”
武松在陽穀縣落腳,誰見了他不喊一聲武都頭,而且他打虎的威名遠揚,百姓都對他恭敬有加。
巡街時他走起路來都帶著風。
武松看到一個富商在打罵一個夥計,富商語言尖酸刻薄,問候了那個夥計的十八代祖宗,他如今的身份和名望,這樣的事看不到也就罷了,看到了自然要勸上兩句的。
劇本他都想好了:富商給他面子,夥計對他感恩戴德,皆大歡喜的場面。
武松雖然學了宋江的套路,卻沒學到宋江的精髓,宋江那是見人說鬼話,見鬼說神話的存在。
武松走過去越勸,富商越上頭,最後出手把夥計打的更狠了。
這個富商之前想買武松打死的那隻老虎,武松沒賣給他,虎肉被他和縣衙裡的差役一起分吃了,因此他獲得了不少衙差的友誼。
富商想著買虎皮也行,武松還是沒賣給他,虎皮他送給了知縣。
富商心裡有些怨氣,他並不想給武松面子。
“我不光罵他,我還打他,你能把我怎麼著!
我僱他幹活,還不能教訓了?這是什麼道理?
你這個都頭管的也太寬了吧,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玉皇大帝呢!”
富商如此不給面子,武松攥拳抬手,想讓富商冷靜一下,再好好和自己說話。
富商知道武松是個猛人,心中膽怯,他倉惶躲閃的同時,嘴裡喊著:“殺人了”。
武松不過是想小小的教訓他一下,可他的拳頭剛碰到對方,富商腳下一滑,整個人仰面而倒,後腦勺結結實實地磕在臺階楞上,死了!
武大郎收到訊息後,他的臉都綠了,這才安穩幾天啊!?又打死人了,而且這次人真的死了。
兩兄弟再見面時,是在陽穀縣的大牢裡,武松和衙差的關係都不錯,在大牢自然不會受刑。
只是被打死的人是個富商,人家不要賠償,就要讓武松償命,這可難住了知縣。
百姓紛紛為武松鳴不平,加上官府施壓,富商家人終於妥協了,他們的家業都在陽穀縣,和官府鬧的太僵以後也討不了好。
最後縣衙裡判武松失手殺人刺配恩州,為此武大郎又又又為武松花光了所有的積蓄。
牢房內。
“二郎,以後你的脾氣收斂一點吧,大哥我是真的撐不住了!”
武松有些愧疚,當初不知武大郎賠給人家多少錢,現在又賠光了,而他為了揚名,那一千兩的懸賞一分沒留給他這個大哥。
面對武大郎,武松低垂著腦袋,他臉上交織著慚愧和歉疚:“大哥,我……”
“二郎,聽大哥的,等哪天天下大赦了,你穩住性子踏實掙點錢,再娶個婆娘!
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