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二十一年。
一月底,德宗駕崩。
太子李誦登基,改號永貞。
革新派在王叔文的帶領下開始掌權。
四月,立廣陵郡王李淳為太子。
五月,王叔文被削翰林學士職位。
七月,太子監國。
八月,永貞革新宣佈失敗。
九月,柳宗元,劉禹錫被貶。
“謹恭兄,留步吧。”
陸遠送柳宗元和劉禹錫兩人出長安二十里後,劉禹錫看向陸遠開口道。
“長安已無事,聽聞退之轉任江陵,你我同路罷了,走吧。”
陸遠笑了笑道。
“退之到江陵了?
唉,早知今日,當初便應與退之一同參奏李實。”
劉禹錫雖然是一個很樂觀的人。
可這次永貞革新失敗,對他的打擊可不是一般的大。
短短數月之內,他就從大權在握,到了如今被貶遠洲。
一切的雄心壯志,此時都成了空談。
也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回長安了。
“謹恭兄,夢得,一路保重。”
又走了十里地,三人來到了一處岔路,柳宗元對兩人拱手行禮道。
“子厚,一路保重。”
陸遠和劉禹錫回了一禮道。
三人分開之後,不到兩天,朝中宣旨的人又追了上來。
他們一開始是被貶為遠州刺史,而宣旨的人追上來後,給劉禹錫又來了一個狠的,從刺史變成了司馬。
不過對於這個,劉禹錫倒是不在乎了。
貶官,不管是刺史也好,還是司馬也好,其實都是沒有實權的。
司馬的話,就是領的工資少一點罷了。
..........
次年,四月,元稹因為上書西北之事,受到了天子的重視。
元稹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又受到天子重視,以為自己春天來了,想要大刀闊斧的實現一下自己的志向。
可因為鋒芒畢露,得罪了權貴。
就在四月底,元稹被貶了。
身為元稹的好友白居易,也沒有躲過這一劫。
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京中四人紛紛被貶。
詩作井噴的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