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1 / 2)

元和元年七月。

陸遠在江陵玩了半年之後,便起身前往了朗州。

算算時間,這會的劉禹錫,應該已經走出了之前的那種悲觀狀態。

畢竟他這人,生性樂天,嗯,他的字應該和白居易換一下。

白居易一輩子過的真挺夢幻,雖然也被貶過,但都是小貶。

一首《長恨歌》,可以說是對大唐的極致諷刺了。

結果他死之後,唐宣宗李忱還親自給他寫悼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這居然是大唐皇帝寫了,只能說大唐真的挺開放的。

若是在其他朝代,明清兩朝就不說了。

即便是在宋朝,哪個臣子要是這樣寫當朝故去君主。

說不定也得去大獄走一遭。

可白居易就很夢幻,一首《長恨歌》寫下來屁事沒有。

而劉禹錫,那就是真樂天了。

即便是大宋的蘇東坡,都沒有他老劉樂觀。

...........

“謹恭兄,半年未見,又壯實了許多,退之那的伙食真不錯嘛!

你可真是有福之人吶,正好趕上了這稻花魚。

來來來,遞一下竹簍。”

當陸遠來到朗州(常德)的時候,劉禹錫這貨居然在田裡抓魚。

“夢得,你........”

看著歡快抓魚的劉禹錫,陸遠眼角不由抽了抽。

這......他知道劉禹錫樂觀,可這表現,特麼的比他這個看戲的還樂觀,就有點過分了吧。

“抓住了,謹恭兄,竹簍......”

陸遠話還沒說出口,劉禹錫就抓著一條稻花魚對陸遠喊道。

隨著魚兒的掙扎,劉禹錫手上,身上,臉上滿是泥點,可他卻沒有半點在意。

“來了,咱們比比,看誰抓的多。”

陸遠將田埂上的一個竹簍扔到了劉禹錫身邊,而後解下道袍紮了幾下,做成了一個臨時布袋,而後褪去長靴,下田開始摸魚。

“夢得,你這也不行啊!這田裡抓魚,你忙活半天就抓那兩條?

難怪要把竹簍扔田埂上的。”

一個多小時後,兩人在田邊的溪流中清洗著身上的泥漬。

此時陸遠用道袍做的臨時布袋,已經裝的滿滿當當了。

而劉禹錫那竹簍中卻還沒幾條。

嗯,釣魚方面陸遠是差了點,但這上手抓魚,劉禹錫這樣的,十個也比不上他。

“謹恭兄好身手,比不了,比不了。

今天我下廚,讓謹恭兄嚐嚐我的手藝。”

劉禹錫清洗了一下腿上和手上的泥後,捧了捧水洗了把臉道。

一套流程下來,還真和那老農有些相似了。

...........

“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夢得,這是子厚寄來的?”

來到劉禹錫的住處。

劉禹錫是貶官,沒有什麼實權,也不能輕易離開。

對於官員來說,這相當於就是圈禁。

雖然該有的俸祿什麼的都有,但是這住處嘛,就是被安排的。

地方的官員為了討好京中官員,對於貶官都不會安排的太好。

劉禹錫自己也沒想著換一間好點的房屋。

所以這住處就很簡陋,總共就兩間房,陸遠一入門,就看到了一張桌子上擺著一個拆開的信件。

開啟一看,映入眼簾的就是這一首詩了。

“子厚這人傷春悲秋的,聽說他連朝廷安排的房子都沒住進去,現在還在寺廟寄住。

想著有朝一日,朝廷還會詔我們回去。

唉,謹恭兄,你說他這樣一個傷春悲秋的人,怎麼在這事情上就這麼開朗呢?”

劉禹錫從後面的廚房中拿出砧板菜刀。

抓出一條魚直接敲暈,而後就是剝腹清理。

這手法,一看就是老手了。

而且劉禹錫也絲毫沒有什麼君子遠庖廚的想法。

一邊處理,一邊回應著陸遠。

“夢得你倒是很適應這種生活嘛。”

陸遠走過去道。

“自從革新開始,我就想過這種下場了,更慘的下場我都想過。

若是我們革新成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