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正圍著不知道在驚呼什麼。
這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唐白川跟著走過去,看到那幾個同窗正在看著一本《雜文》發出讚歎。
“這句見解一針見血,實在是太妙了!”一位同窗忍不住拍案叫絕,“這般深刻的剖析,絕非尋常人能寫就,我看即便是夫子來點評,也會讚不絕口。”
周圍的同窗紛紛點頭,目不轉睛的看著石桌上開啟的書籍。
“依我看,這書的主人定是個飽學之士,對文章的理解已臻化境。”另一位同窗接過話茬,手指輕輕撫過書頁上的字跡,“這一筆一劃皆蘊含深意,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眾人傳閱著那本《雜文》,口中嘖嘖稱讚,每個人都沉浸在書中精妙的見解裡。
“當時我看著書上的內容,只感覺望塵莫及。”說著唐白川不禁感嘆道。
那本《雜文》裡面總結的內容、心得,還有解題技巧,無一不顯露出持書者的聰明才智和深邃思考。
聽完唐白川的話,程竹予有些急切的問道: “所以那本《雜文》最後在誰手中?”
本來以為要重新抄寫記錄,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讓他有了書本的訊息。
“好像在甲班人的手中,當時我們說好了按順序抄錄。”唐白川回憶著說道。
當時很多人都想做第一個先抄錄的人,最後先撿到書的甲班同窗,安排了順序,給他們發了號牌,每次抄完歸還到甲班,下一個人來拿去抄錄。
“白川兄,可以勞煩勞煩你陪我去甲班一趟嗎?這書於我而言意義非凡。”程竹予神色誠懇地對唐白川說道。
那本《雜文》對他而言還是挺重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大哥的心血。
唐白川毫不猶豫地點點頭,應道:“竹予兄放心,我帶你去找找。”
:()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