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餘暉間的新生與哲思(3 / 4)

小說:希望家園 作者:幻筆俠

練完劍,踱步過去,找老中醫討教養生經。老中醫遞來一杯剛泡好的枸杞菊花茶,笑道:“老趙,你這身子骨愈發硬朗了,秘訣是啥?”趙爺爺抿一口茶,緩緩說道:“依我看,就是順著老天爺的意思過日子。早睡早起,吃的喝的都取自咱這片土地,心裡踏實,身體能不好嘛!”

夏日午後,暑氣正盛,趙爺爺和孫奶奶便搬兩把竹椅,坐在院門口的大樹下乘涼。樹上蟬鳴陣陣,孫奶奶輕搖著蒲扇,驅趕著蚊蟲,趙爺爺則眯著眼,給圍坐過來的孩子們講古。“從前吶,沒有這些智慧玩意兒,人們全靠雙手勞作,敬畏天地,風調雨順的時候感恩,碰上災年也咬牙挺著……”孩子們聽得入神,不時提出新奇問題。

有一回暴雨將至,烏雲滾滾壓來,眼看就要把菜園裡的菜苗“欺負”了。趙爺爺卻不慌不忙,招呼著孫奶奶:“老太婆,別愁,這雨來得正是時候,咱的菜苗喝飽了,長得更水靈。”二人披上蓑衣,拿著竹簍,穿梭在菜園裡,把熟透的果子、蔬菜一一摘下,雨水打溼了臉龐,可他倆笑得開懷。

到了傍晚,餘暉灑滿社群,趙爺爺會帶著孫奶奶沿著蜿蜒的田埂漫步。微風拂過,稻穗沙沙作響,像是在低語。孫奶奶彎腰採下一朵野花,別在趙爺爺的衣襟上,打趣道:“老頭子,這麼多年了,還是咱倆一起看這風景最舒心。”趙爺爺牽住她的手,輕輕點頭:“可不是,這大自然的饋贈,夠咱們享一輩子嘍。”

隨著季節輪轉,社群組織秋日登山活動。趙爺爺和孫奶奶一馬當先,走在隊伍前頭。山上楓葉如火,層林盡染,孫奶奶腳步輕快,趙爺爺時不時伸手攙扶一把。登頂後,大夥席地而坐,分享著從家裡帶來的乾糧。趙爺爺感慨道:“咱順應四季變化,該勞作時勞作,該休憩時休憩,身體和大自然一樣,有了節律,自然少生病痛。”眾人紛紛稱是,下山時,還順手採了些野蘑菇、山核桃,準備回去烹煮,嚐嚐秋日的鮮美。

冬日,雪花紛飛,社群銀裝素裹。趙爺爺和孫奶奶在屋裡生起暖爐,爐上煮著熱氣騰騰的草藥湯,是老中醫特製的驅寒良方。兩人依偎在爐邊,孫奶奶縫補衣物,趙爺爺擦拭農具,偶爾抬眼,透過窗戶,看著窗外靜謐的雪景,心中滿是安寧。

在他倆的影響下,社群居民愈發懂得順應自然的妙處。孩子們不再整日抱著電子裝置,跟著長輩下田、進山,辨認花草樹木、飛鳥魚蟲;年輕人工作之餘,也投身園藝、手工,自制桌椅、編織竹籃;老人們圍坐一處,分享養生食譜、古法技藝。

大夥還一同研習中醫養生,依著節氣調整飲食作息。驚蟄時分,吃梨潤肺;大暑時節,喝綠豆湯消暑;霜降之後,熬銀耳羹滋陰。閒暇時,鄰里互幫互助,哪家菜園忙不過來,大夥主動搭把手;有人身體不適,旁人帶著自家熬的藥膳探望。

社群裡,人與自然徹底交融,沒有工業汙染的陰霾,只有鳥鳴蟲唱;沒有金錢利益的糾葛,只剩溫情互助。趙爺爺和孫奶奶依舊守著小院,守著那份平淡與安寧,見證著社群一年又一年在自然懷抱裡蓬勃生長,將順應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代代相傳,融入社群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

一天,社群裡來了一位年輕的記者,他聽聞了趙爺爺和孫奶奶的故事,專門來採訪他們。記者好奇地問趙爺爺:“趙爺爺,您覺得咱們社群最特別之處是什麼呢?”趙爺爺笑著說:“我覺得咱們社群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大家都懂得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可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咱們的作息來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記者接著問:“那這種順應自然的生活方式對您和孫奶奶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孫奶奶接過話茬:“對我們來說,這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輩子,深知大自然的規律。順應自然,不僅讓我們身體更健康,也讓我們心裡更踏實。就像這四季更替,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特點,我們順應著季節的變化,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春天播種,夏天生長,秋天收穫,冬天休息。這樣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賜,也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記者又問:“那在社群裡,您覺得這種生活方式對其他人有什麼影響呢?”趙爺爺思考了一下,說道:“我覺得這種生活方式影響著每一個人。就拿孩子們來說,他們從小就接觸到這種順應自然的觀念,知道大自然的規律。這讓他們對自然充滿敬畏,也讓他們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而年輕人呢,在工作之餘,也會更加註重生活的品質,懂得享受生活。這種生活方式,讓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