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微微嘆了口氣,說道:“張大爺,您這是長期勞累加上身體氣血不足,再加上舊疾復發,導致身體狀況不佳。我先給您開幾副中藥調理一下,同時配合針灸,幫助您疏通經絡。”老中醫邊說邊拿出銀針,熟練地在張鵬的穴位上進行針灸。
張鵬感到微微的刺痛,但卻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老中醫一邊針灸一邊安慰他:“張大爺,別擔心,這針灸能幫助您緩解疼痛,促進身體恢復。您要保持心情舒暢,不要有太大的壓力。”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老中醫每天都會來到張鵬的住處,為他熬製中藥。他還指導張鵬進行一些簡單的養生鍛鍊,幫助他增強體質。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張鵬的身體逐漸好轉。他的精神狀態也明顯改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老中醫對他說:“張大爺,您現在身體已經基本恢復了,但還需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休息。如果有什麼不適,隨時來找我。”
張鵬感激地握住老中醫的手,說道:“太感謝您了,老中醫。您的醫術真是高明,讓我重新找回了健康。”老中醫笑著說:“這都是您自己的努力和社群的支援。我們共同努力,一定能讓社群變得更加美好。”
自此,社群多了幾間古色古香的中醫診室,艾葉飄香,推拿、針灸一應俱全。勞作之餘,社員們圍坐老中醫身旁,研習經絡穴位,辨識草藥。有人好奇地指著一株草藥問:“大夫,這是啥呀,看著普通,真有大用?”老中醫耐心解釋:“這是車前草,看著不起眼,清熱利尿的功效可強嘞。”孩子們也聽得津津有味,圍坐一旁聽養生典故,診室裡歡聲笑語不斷。
擺脫貨幣枷鎖,衣食無憂後,大夥閒暇漸多,話題也悄然從柴米油鹽轉向人生真諦。一次篝火夜話,大夥圍坐暢聊。有人愜意舒展,感慨道:“以前為錢奔忙,現在才懂,人活著就得享受當下,曬曬太陽、種種花,愜意得很!”年輕小夥熱血上頭,一拍大腿:“宇宙浩瀚無垠,神秘莫測,咱們手握技術,為啥不去探索一番,說不定能碰上外星文明呢!”
這時,一位心懷大愛的大姐皺起眉頭:“雖說咱們這兒富足安逸,可地球上還有好多地方深陷貧瘠,咱們有責任把互助模式、先進技術帶過去,拉同胞一把。”話音剛落,旁邊小情侶相視一笑,女孩紅著臉輕聲說:“要我說,愛情才是生活真諦,兩個人相互陪伴、扶持,啥困難都能扛過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沒有利益紛爭,唯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在傳統中醫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下,社群愈發和諧。社員們順應自然規律,身體康健;鄰里間互幫互助,人情味愈發濃郁。知識傳承部趁熱打鐵,將中醫經典、養生智慧與現代科技知識一併整理成冊,線上線下同步分享。
社群定下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順應自然的工作時間要求。大夥圍坐討論時,有人疑惑:“那夜裡要是出了事咋辦?”李明笑著解釋:“放心,只有部分特殊職業如消防、治安、監控、醫院等應急崗位需要少量人員守夜且夜間工作,絕大多數由智慧機器人、智慧無人機負責執行巡邏。人員只需要在如家般舒適的工作環境下負責監控和下發指令就行。”眾人恍然大悟,紛紛為這人性化安排點贊。
在新希望社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模式漸漸深入人心,大夥的生活愈發貼近自然,處處彰顯著與天地共生的悠然。社群一隅,住著趙爺爺和孫奶奶,二人攜手走過大半輩子,堪稱社群裡的“養生模範”。
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趙爺爺就輕手輕腳地起床,生怕驚擾還在熟睡的孫奶奶。他踱步到窗邊,緩緩推開窗欞,清新的空氣裹挾著花草的芬芳撲面而來,深吸一口,五臟六腑都透著舒暢。趙爺爺轉身從床頭拿起一把古樸的太極劍,這劍還是他親手打磨,劍柄被摩挲得油亮。
來到院子裡,已有幾個早起的鄰居在熱身。隔壁的小夥瞧見趙爺爺,笑著打招呼:“趙爺爺,今兒又這麼早!”趙爺爺爽朗一笑:“可不,這一早的精氣神最足,錯過可惜嘍!”說罷,他擺開架勢,太極劍隨心而動,一招一式行雲流水,引得旁人紛紛駐足觀摩。
不多時,孫奶奶也起了床,她裹著素色披肩,手裡挎著竹籃,裡頭裝著小鋤頭和種子。她要去自家的小菜園侍弄蔬菜,這是她每日的“必修課”。菜園不大,卻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嫩綠的菠菜、紅彤彤的番茄,生機盎然。孫奶奶蹲下身子,輕柔地翻著土,嘴裡唸叨著:“土地爺,我又來啦,您可得保佑這些菜苗長得壯實。”
這時,社群的中醫診室開了門,飄出陣陣藥香。趙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