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對外採購或資源互換合作等方式獲取資源。例如,某社員小組在進行一項科技創新專案時,需要一種特殊的化學試劑,社群庫存中沒有且短期內無法自制。小i會評估該專案對社群集體的價值,若價值較高,會迅速篩選出外部可合作的科研機構或供應商,透過資源互換或採購的方式獲取該化學試劑,以保障社員們有益的互助活動順利進行。
(四)、人工智慧評定資源互換機制
人工智慧評定資源互換機制是在互助匹配機制和信譽積分機制下的集體福利無法滿足需求時的補充手段,主要針對試驗區內社員之間以及試驗區與外部合作機構的資源交換場景。
當涉及以物換物時,例如鄰村村民帶著特色水果到試驗區希望交換生活用品,若水果品質優良且稀缺,同時社群毛巾庫存多且對水果需求大,小i綜合分析後可能給出4籃水果換15條純棉毛巾的方案;若鄰村帶來手工竹編器具,而社群有積壓陶瓷餐具,經小i評估,可能是2個手工竹編收納筐換8套陶瓷餐具。
以物換服務場景中,若鄰村村民帶來優質農產品想換社群服務,小i檢測到農產品品質好且社群有需求,同時社群理髮店有空閒時間,可能評定3筐高品質蔬菜可換一次理髮及簡單頭髮護理服務;若鄰村送來精美手工藝品,而社群開展環境美化專案急需園藝服務,小i評估後可能建議5件手工藝品換社群園藝工人為鄰村提供一天庭院綠植修剪服務。
以物換技術方面,若鄰村擁有先進農產品保鮮技術想換社群特色手工製作材料,小i會評估技術應用價值、創新性、社群需求,以及材料稀缺性、製作成本等,假設評估後給出社群提供100份特色手工製作材料,換取該技術一年使用權及相關技術培訓。
在社群與國企科研單位等外部機構的技術與資源互換場景中,小i先對社群的技術研發成果、資源需求等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從技術指標(創新性、成熟度、穩定性)、資源匹配度(社群需求與對方供應匹配情況)、經濟效益(對雙方經濟收益的影響)等方面進行評定,生成詳細報告,提供多種互換方案,根據技術和資源價值合理匹配,實時反饋調整,確定交換比例,確保在不涉及貨幣的情況下推動技術與資源的公平互換。
四、共享革命計劃
(一)共享區城市規劃
1. 人口規劃:每1000公頃的分社群最佳容納1000 - 2000戶家庭,人口6000 - 人。每個小鎮由3個或多個功能互補且科學佈局後的分社群組成,整個城市由6個這樣的小鎮構成,形成一個整體人口,2萬公頃佔地的佈局。
2. 佈局結構:以共享農場為中心呈正六邊形,各角設小鎮,小鎮含3個或多個功能互助的分社群,分社群由共享商業區、住宅區、智慧工廠區構成。中心農場有小河連線村落,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機提供能源。還有中心科研實驗場與廢棄物回收利用智慧廠。
3. 資源分配與互助: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法匹配資源與需求,搭建互助網路平臺,社員可釋出供需,社群依反饋調整策略。開闢技能和資源交流市場,以物或技能交換。
4. 文化與準則:強化社群文化建設,以共享、尊重為理念。遵循倫理道德準則,公平對待社員,以傳統道德文化設入社考核。
5. 功能區域運作:共享商業區物物交換,引入信譽積分與智慧演算法評估機制;共享住宅區環保人性設計,常辦活動增強凝聚力;智慧工廠區產品供內銷外,與科研場合作研發;智慧農田靠技術高效生產,對接商業區;科研實驗場成果用於各領域,與外部合作;廢棄物回收廠實現資源迴圈利用 。
(二)透過對外擴建產業規模來實現共享主義革命的計劃
1. 土地購置與資源分配:用集體對外貿易盈餘資金的30%購買有潛力、經濟困難地區土地使用權,30%用於科技研發,30%採購資源裝置,10%作儲備金。
2. 團隊協作建設:組建調研團隊考察目標地區,工程師構建遠端管理運營系統,裝置設計師部署生產裝置,錢老闆負責對外溝通整合資源,劉濤組建文化傳播團隊,李明設立風險防控機制。
3. 理念傳播發展:在新土地上建設社群,傳播共享理念,吸引更多人加入,逐步擴大共享模式影響力,推動共享革命 。
(三)對傳統市場經濟下資本勢力的共享演變計劃
1. 案例湯都區改造:利用貿易盈餘資金在併購重組後的區域重建或重新規劃地產專案,搬遷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