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去吧!”
孫兵沒有再往前,示意甯浩進入問心堂接受考驗。
甯浩走到問心堂門前,那股陰冷的氣息越發濃烈,緊了緊儒袍,轉身問道:“大人,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沒有!”
孫兵搖頭,沒有透露出任何線索。
“好吧……”
甯浩本想稍微得到點提醒,但看樣子……這問心堂的流程頗為重要。
哪怕孫兵很想他加入懸鏡司,也沒辦法給出任何提醒。
甯浩深吸了口氣,大步進入問心堂。
黑暗瞬間將甯浩吞噬。
咚~
問心堂大門驟然關閉。
嗒~
嗒~
黝黑的問心堂中,突然間點亮一盞盞燈火。
偌大的空曠大殿中,共有三處類似於祭壇的古樸石臺。
三處石臺上各佇立一面銅鏡。
銅鏡旁各有一塊方形石碑,依次寫著‘明鏡‘、‘止水’、‘無相’。
“沒人告訴我下一步該怎麼做咩?”
甯浩盯著三處石臺祭壇,整個殿內沒有給他任何提示。
是選擇其中的一個石臺接受考驗?
還是要一個一個來?
又是從哪個石臺開始?
甯浩沒有任何頭緒,但反正也沒有外人,甯浩朝著三面鏡子抱拳道:“學生甯浩,前來接受問心堂考驗……”
三面銅鏡的鏡面陡然閃過一道光亮。
同時銅鏡上方浮現出四個金色大字:“鏡淵三問”
“鏡淵三問?就是這三處石臺?”
甯浩並不是很確定,但按照邏輯,應該是一鏡一問。
比如第一面銅鏡叫做‘明鏡’,可以理解為心如明鏡,應該是考核他的心是不是如明鏡一樣。
第二面銅鏡是‘止水’,可以理解為心如止水,應該是考驗他的意志。
第三面銅鏡是‘無相’,這個可以理解為更深層次的叩問本心。
無相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這是華夏最早的道教理念,同無象。
也就是沒有具體形象、概念的一種至高境界。
“應該是要連續透過三面銅鏡的問心,才算透過考核……”甯浩如此猜測。
他走到寫著‘明鏡’的銅鏡前。
這時候才發現鏡面是形似水的物質構成的,隱約可見水波盪漾起的漣漪。
“神奇……”
按照正常的情況,甯浩覺得他應該是要觸控一下鏡面,但就在他剛要伸手觸控的時候,突然有一道低沉渾厚,毫無感情波動地聲音響起:“何地懸鏡司,何人問心?”
甯浩嚇了一跳,四處打量,發現並沒有人。
但還是抱拳道:“南湘府永安州懸鏡司,甯浩問心!”
短暫的沉寂後,那聲音再次響起:“鏡淵三問,從觸控心鏡開始吧!”
“是!”
‘果然是要觸控……’甯浩懂這個套路,伸手觸控在‘明鏡’銅鏡的表面。
下一刻,甯浩就覺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轉了起來。
等適應過來後,甯浩發現周遭變成了藏書閣一樣的房間。
房間中間擺放著一個案桌,上面擺放著一個香爐,香爐中插著一根未點燃的香。
旁邊是鋪開的宣紙和筆墨硯,一盞青燈。
甯浩走到案桌前,宣紙上寫著五個筆鋒犀利的大字‘刑不及儒生’。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提示。
“什麼意思?刑不上儒生?儒生是六品,也就是說……六品儒生犯下罪行,也要受處罰,但是要顧及儒生的尊嚴,可以從輕處罰……”
甯浩眉頭皺起,這個五個字讓他很不舒服。
尤其是這筆鋒,就好像真的是某種霸氣宣言,誰敢對儒生用刑。
甯浩看了眼案桌上的筆墨硯,猜測這個‘明鏡’問心,應該是考核他認不認可這句話。
誰敢對儒生用刑?
甯浩想都沒想,他心如明鏡的很,果斷執筆沾墨。
香爐中的香火瞬間燃起。
甯浩猜測這應該是計時,便果斷在‘刑不上儒生’五個大字上,畫了個大大的‘x’。
同時在空白的地方寫下批註:“法理面前,眾生平等”
甯浩剛落筆,突然就感到一陣眩暈,身前的案桌離他越來越遠。
再睜開眼睛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