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點積蓄就要打水漂了。
所以有些村民覺得還是要慎重一點,先觀望觀望再說。
不過俗話說得好,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也有一些頭腦比較靈活的人就覺得這豆腐廠只要能辦起來肯定能掙錢,這種機會可能一輩子就只有這一次。
為此有些人這兩天可是把親戚朋友都跑了一遍,把能借的都借了,就打算搏一把。
李達康走到高臺上,接過鄭耀先遞過來的喇叭,深吸一口氣,然後大聲喊道:“鄉親們好,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李達康,是官田新上任的鄉長”。
“今天我來這裡的目的,想必鄭支書都跟大夥說過了,現在你們要是有什麼疑問的話可以一個個舉手來問,我現場給大家解答”。
“李鄉長,我就是想問一下,這要是我們集資不夠的話,豆腐廠還能辦的起來嗎?”,有人問道。
“集資的目的是為了給大家一個增加收入的機會,如果集資不夠的話,不管缺多少,都由鄉里出錢補齊”,李達康耐心的解釋道。
“李鄉長,這廠子辦起來的話真能賺錢嗎?”。
“這個不用擔心,我已經跟市裡幾家大工廠談好了,人家每天從我們這訂購一萬斤豆腐,我給他們的批發價是三毛六一斤,每斤豆腐的成本我算了下大概在一毛五,也就是說一斤豆腐可以純賺兩毛左右”。
“大家可以算算看,一萬斤豆腐我們能賺多少?”
“兩千塊!”,有算數快的村民高聲喊道。
李達康點點頭,“沒錯,是一天兩千塊,那麼一個月呢?就是六萬塊!一年就是七十二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