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達康說出的數字,臺下的村民們呼吸明顯急促了起來
尤其是那些準備放手一搏的人更是激動的雙手緊握,滿臉通紅。
別說這些沒什麼見識的村民了,就是臺上那些跟李達康一起來的鄉幹部們,這會都心動了。
“而且這還只是賣一萬斤豆腐賺的錢,如果是兩萬斤,三萬斤,甚至更多的話,那又能賺多少錢?”。
“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只要廠子辦起來,大家都能住上磚瓦房,穿上新衣服,頓頓吃肉”,李達康說道。
一時間,村民們被李達康描繪的美好未來刺激的是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就把豆腐廠辦起來。
“李鄉長,在哪交錢,我一個入股”,有心急的村民迫不及待的問道。
“大家別急,一會我會安排專人收錢登記,等廠子辦起來之後,會優先從你們當中招工,除了每個月的工資之外,入了股的年底還能拿分紅”。
“不過眼下最要緊的事是修路,不然的話豆腐就算做出來也運不出去”。
“修路的資金由鄉里解決,不過平整路基的事就得靠大家了”。
“我今天就是來動員大家積極參與修路的,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早一天把路修好,豆腐就能早一天運出去,大家也就能早一天掙錢”。
李達康耐心的說道。
“修,這路必須修,不能因為這條爛路阻擋了大家發財的機會”。
“對,李鄉長沒說的,就算把我這一百多斤撂在這,也得把路修出來”,村民說道。
“好,接下來想入股的就到李會計這來登記”。
話說到這裡的時候,那些原本還心存猶豫、打算觀望一下的村民們,突然間像是被點燃了一般,一個個神色匆忙地朝著家裡飛奔而去,那速度簡直比兔子還要快。
而另外一些原本早就打定主意要入股的人,則是懊悔不已,直拍大腿。
當初真應該厚著臉皮去跟親戚朋友借點錢回來啊。
而那些準備搏一把的村民這會則是慶幸不已,幸好他們有遠見,這下看來是賭對了。
沒過多久,在村幹部地組織之下,村民們有序排起了隊,鄉財政所的會計和出納負責收錢登記。
“鄭支書,一會兒你安排好人,把這些村民們好好編隊,每個村幹部負責帶領一支隊伍,後天咱們就得正式開始平整路基的工作了,這一天都耽誤不得啊”。
聽到這話,鄭耀先連忙點頭應道:“鄉長你放心,這事兒包在我身上”。
“只不過……這修路需要的資金方面嘛……”,他稍稍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些許擔憂之色。
李達康似乎看出了鄭支書心中的顧慮,大手一揮,寬慰道:“別擔心,明天一早,我就親自去上頭找領導彙報情況,爭取儘快把資金給落實下來!”。
說到這,李達康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雖然鄉親們修路是沒有工資的,但是伙食的話還是得由我們來解決,畢竟修路是個體力活,要是沒油水的話時間長了可頂不住”。
“這筆錢就先由鄉里墊上,等豆腐廠辦起來盈利之後,再從豆腐廠的賬上劃扣”。
忙活了一上午之後,終於把錢收齊了。
除了少數家庭情況比較特殊的之外,絕大部分的村民家裡都入了股,最少的十塊,最多的有一千多塊,全部加起來將近三萬,情況比李達康預想的還好一點。
這是因為鄭家村這個地方已經窮的太久了,好不容易有個脫貧致富的機會,村民們當然要緊緊抓住了。
況且李達康畫的大餅那麼誘人,別說這些沒啥見識的村民了,就算是在李達康的前世,那些大學生參加工作之後,不也一樣沉醉於老闆畫的大餅嘛。
李達康之前已經找人算過了,買機器裝置和原材料大概需要四萬左右,還要留一萬留作豆腐廠的日常運轉。
因為市裡那幾家大企業下的訂單,不可能跟私人一樣,每天結賬。
而是一個月一結,這還是看在李達康的面子上,不然的話通常都是一個季度甚至半年才結一次款的。
這也就意味著豆腐廠第一個月是沒有進賬的。
剩下差的兩萬多就由鄉財政出資補齊了,這樣等豆腐廠賺錢之後,鄉里也能分到一大筆錢,這對於鄉財政也是一個有力的補充。
在村裡吃完午飯之後,李達康就帶著村裡挑出來的十幾個人回到了鄉上。
“世俊,你帶著他們現在就出發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