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我會組織專家團隊進行詳細評估,確保工程既高效又實惠”。
“至於具體的實施方案,我會盡快制定出來,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
曾學軍聽後,似乎並不完全滿意,但他沒有直接表露出來,而是換了個角度試探。
“達康同志,你也知道,縣裡財政緊張,很多地方都等著資金支援”。
“你看,能不能在不影響官田鄉公路建設的前提下,給縣裡其他專案也勻出一點資金來?”。
李達康搖了搖頭,態度堅決:“曾縣長,我非常理解縣裡的困難,但這次的資金是專項用於改善官田鄉的道路情況的,挪用不得”。
“我們得從長遠考慮,只有先把路修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從而帶動全縣的經濟發展”。
“與其五指張開,不如拳頭握緊,集中力量辦大事,到時候把官田鄉打造成全省的樣板鄉,造成的影響更大啊”。
見李達康態度堅決,曾學軍也不再強求,轉而換上了更為和緩的語氣:“你說得對,是我太心急了”。
“那我就全力支援你把‘村村通公路’工程做好,爭取早日讓全縣的交通面貌煥然一新。”
“哦,對了,縣一建在修路方面很在行,畢竟是縣裡的企業,你看能照顧的方面還是要照顧一下”。
“這個沒問題,只要他們的技術力量能達標,工程質量有保證,那就讓他們參與進來吧”。
李達康對於這事並沒有抗拒,正如曾學軍所言,畢竟是本縣企業,他作為縣委領導,支援地方企業發展,也是理所應當的。
更何況“一隻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趕”,劉衛東那邊要引薦幾個工程老闆過來,引入縣一建參與競爭也是好事,有競爭才會有壓力。
當然,前提是得保證工程質量,不然的話,誰的面子都不好使。
談話至此,兩人心照不宣地結束了關於修路資金的討論。
李達康起身告辭,心中暗自思量,如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既要推進公路建設,又要防範可能出現的各種利益糾葛,確保工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