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記者來訪(1 / 2)

這天,李達康剛步入辦公室,鄭世俊便緊隨其後,通報說有兩名自稱是《江省日報》的記者求見。

李達康心中不禁嘀咕,這省報的記者怎會突然到訪?

李達康心中暗自思量,難道鄉里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以至於連他這個鄉黨委書記都尚未知情?

提及近期官田鄉的頭等大事,無疑便是“村村通公路”工程的正式啟動。

在這項工程中,李達康將三分之二的專案交給了市交通局長劉衛東引薦的幾位工程老闆,而餘下的三分之一則分配給了縣一建。

專案已在上個星期正式開工,當時市長郭振華更是親自率領市政府一行人蒞臨現場,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難道是修路過程中出現了什麼紕漏,被人告發到了上面?

這讓李達康不禁皺起了眉頭。

儘管心中疑惑重重,但他的臉上依舊保持著從容不迫的神態。

他示意鄭世俊將兩位記者請進來,自己則迅速整理思緒,簡要回顧了近期鄉里的各項工作情況,試圖從中尋找可能吸引省報記者關注的蛛絲馬跡。

……

不一會兒,一男一女兩位頗具記者風範的人便在鄭世俊的引領下,步入了李達康的辦公室。

男的年約三十,身材不高,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顯得文質彬彬;

女的二十多歲的樣子,一頭柔順的披肩長髮,身著筆挺的職業套裝,胸前掛著一臺相機,記者身份一目瞭然。

李達康熱情地招呼道:“請坐,我是官田鄉的黨委書記李達康,不知二位如何稱呼?”。

隨後,鄭世俊為二人斟上茶水,便悄然離去。

男記者站起身,禮貌地遞上自己的名片,自我介紹道:“李書記你好,我是《江省日報》的記者張晨,這是我的同事王璐”。

李達康接過名片,仔細端詳了一番,隨即微笑著點了點頭。

“張記者、王記者,歡迎二位蒞臨官田鄉”。

“不知二位此次來訪,有什麼事嘛?”。

張晨扶了扶眼鏡,神色認真地說道:“李書記,我們這次來,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官田鄉‘村村通公路’工程的相關情況”。

“這項工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們作為省報記者,自然也有責任對其進行深入報道,確保資訊的公開透明”。

原來,張晨是在《信英日報》上,偶然瞥見了關於官田鄉“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報道。

江省,作為一個內陸省份,其整體的交通狀況在全國範圍內並不出眾。

而官田鄉,作為江省一個偏遠地區的鄉鎮,在江省大部分縣區城中心道路尚未完善之際,竟出人意料地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啟動了“村村通公路”這一宏大工程。

這無疑是江省內極為罕見的一幕,令人嘖嘖稱奇。

作為《江省日報》的資深記者,張晨的職業敏感性自然毋庸置疑。

他迅速察覺到這一事件是一個極佳的新聞素材。

張晨深知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於是,在徵得報社領導的同意後,他便帶著同事王璐一同來到官田鄉,以便獲取更詳細的資料。

……

李達康聞言,心中稍安。

看來,這兩位記者並非因負面事件而來,而是出於對“村村通公路”工程的關注。

他微笑著回應道:“張記者、王記者,你們能如此關注我們官田鄉的發展,實在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關於‘村村通公路’工程,我們官田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從專案規劃到施工監督,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嚴謹細緻”。

李達康頓了頓,繼續介紹道:“目前,工程已經順利開工,進展順利”。

“同時,我們也成立了專門的監督小組,對施工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確保工程質量”。

張晨聞言,點了點頭。

他知道,在地方工程中,腐敗和偷工減料等問題時有發生,而李達康的這番話,無疑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但他也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要想真正瞭解工程的真實情況,還需親自走訪現場,與施工人員和鄉民交流。

於是,張晨提出了一個請求:“李書記,我們能否安排一次現場採訪?我們想親眼看看工程的進展情況,聽聽施工人員和鄉民們的聲音”。

李達康爽快地答應了:“當然可以。我這就安排人帶你們去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