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調研行程安排得緊湊而充實。
趙立春一行人在李達康的陪同下,又參觀了官田鄉的幾個重點專案。
趙立春對李達康和官田鄉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他表示,官田鄉的發展成果令人矚目,為全省的鄉鎮樹立了榜樣。
他希望官田鄉能夠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為江省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調研尾聲,趙立春在官田鄉的會議室裡專門召開了一次座談會,總結了官田鄉的發展經驗,並提出了在全省推廣官田鄉發展模式的意見。
趙立春說道:“官田鄉的發展經驗值得在全省推廣”。
“你們要把這些好經驗、好做法總結出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發展模式,讓更多的鄉鎮學習借鑑”。
李達康激動的回答道:“感謝趙書記的肯定和鼓勵,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和人民群眾的信任”。
調研結束後,趙立春在返回市區的路上,對隨行人員說道:“這次官田鄉之行,讓我看到了江省基層幹部紮實的工作作風和務實的發展理念”。
“尤其是李達康同志,他年輕有為,思路清晰,是個難得的人才”。
“你們回去後,要好好總結這次調研的經驗,為全省的鄉鎮發展提供參考”。
隨行人員紛紛點頭,表示一定將趙立春的指示落到實處。
目送趙立春的車隊遠去,袁凱和李達康相視一笑,心中都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這次視察,不僅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巨大鼓舞。
隨即,李達康立即組織召開會議,傳達趙立春書記的指示精神。
並結合官田鄉實際,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全鄉上下迅速行動起來,按照既定目標,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中。
……
京城張家。
自從張老逝世之後,張家便如秋葉般日漸凋零,家族勢力每況愈下。
若非張家眾人齊心協力,加之新任領頭人張錦榮手腕高超,勉強支撐。
張家恐怕都得在世家之中除名了。
張錦榮上任之初,便提出數條振興張家之策。
其中,前幾條策略已初見端倪,頗有成效。
然而,關於與其他家族聯姻這一關鍵舉措,卻如同石沉大海,遲遲未有迴音。
但張家並未因此氣餒,反而不斷加碼,以增加聯姻成功的籌碼。
終於,在無數次的努力與等待後,張家迎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京城世家之首——李家,願意與張家聯姻。
這一訊息雖讓張家付出了幾乎全部剩餘的政治資源作為代價,但在家族傳承面前,這一切都變得微不足道。
有了李家的庇護,張家至少在未來幾十年內,都能安然無恙。
而這段時間,足以讓張家休養生息,重新崛起。
這一喜訊如同春風拂面,瞬間在張家內部激起了層層漣漪。
張錦榮得知後,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芒。
與李家聯姻,不僅能保住張家在京城的地位,更可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讓張家重新煥發光彩。
在家族會議上,張錦榮難掩激動之情,宣佈了這一喜訊:“李家作為京城世家之首,其實力與影響力,無需多言”。
“此次聯姻,將是張家歷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一個生死攸關的抉擇”。
他的話語鏗鏘有力,振奮人心。
張家眾人聽後,無不歡欣鼓舞,彷彿看到了家族重新崛起的曙光就在前方。
然而,喜悅之餘,張家也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讓誰去與李家的小輩聯姻?
張家三代人數雖多,但適齡的女子卻寥寥無幾。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眾人發現,只有張錦榮的小女兒張依依最為合適。
她不僅容貌出眾、氣質溫婉,更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更重要的是,她正值青春年華,與李家的小輩年齡相當,無疑是聯姻的最佳人選。
望著眾人期待的目光,張錦榮心中雖有萬般不捨,但也清楚這是為了張家的未來。
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此次聯姻,對張家而言,關乎家族興衰的關鍵”。
“我會親自與依依談話,我相信她能理解家族的苦衷,為張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