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此言,趙立春目光一閃,心中已然肯定了先前的猜測。
他微微一笑,說道:“你去把李達康同志請過來”。
不多時,李達康便匆匆趕來,神色中帶著一絲疑惑。
“趙書記,您找我?”。
“還叫趙書記?”,趙立春親切地笑道。
聞言,李達康心中已然明瞭,趙立春必定已經知曉了他的身份。
於是,他也不再故作糊塗,而是恭敬地喊了一聲:“趙伯伯好”。
“哈哈,好,達康啊,若非我這次前來,還不知道你已調任江省工作,更不知道官田鄉那位優秀、能幹的鄉黨委書記,竟然是你”。
趙立春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讚許與感慨。
早在第一眼看到李達康時,趙立春心裡就隱約有些猜測了。
因為李達康的長相與其親大哥李達平頗為相似,二者之間也就是氣質有所不同。
而李達平作為趙立春的親侄女婿,趙立春自然對他不陌生。
因此看到李達康時,趙立春才會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再加上李達康的名字和李達平僅有一字之差,這怎能不讓趙立春心生疑慮?
直到秘書彙報說李達康是從京城下來的,趙立春這才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猜測。
京城人士,姓李,長得又跟李達平相似,除了京城李家人還有誰?
現在一看,果然如此。
“趙伯伯,其實我到江省任職也才一年多,本想找個合適的機會去拜訪您,沒想到您先來了官田鄉”。
李達康誠懇地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歉意和敬意。
趙立春擺了擺手,笑道:“你能在基層紮紮實實做事,我就很高興了”。
趙立春還在京城的時候,就從家中晚輩的口中得知,侄女婿李達平的親弟弟李達康,是個胸無大志、玩世不恭的紈絝子弟。
然而,如今親眼所見,方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之真諦。
儘管調研還未結束,但就目前趙立春所耳聞目睹而言,李達康在官田鄉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所取得的成就已然斐然。
誠然,這其中不乏其家族勢力的助力,否則僅憑官田鄉的財力,又怎能撐起“村村通公路”這一浩大工程。
更別說年僅二十多歲就擔任縣委常委了。
但這絲毫不能掩飾李達康出色的個人能力。
要知道,京城世家子弟何其之多。
但能像李達康這般,在基層崗位上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做出一番成績的,卻是屈指可數。
莫說在基層,即便是在京城,能憑藉家族背景闖出一番名堂者,亦是不多。
更多的人,不過是藉著家族的背景,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罷了。
更何況,有背景而不用,豈不是暴殄天物?
就拿趙立春自己來說,若非身為趙家二代領軍人物,他又怎能穩坐省委書記的高位?
在背景相差無幾的情形下,決定勝負的關鍵,便是個人能力的高低。
如今看來,李達康的個人能力,在京城世家子弟中,即便不能說是鶴立雞群,那也絕對是出類拔萃。
這也讓趙立春不禁心生感慨,這李家在培養後代方面的手段,著實令人歎為觀止。
前有李達平、李達正,後有李達康,人才輩出。
不出意外的話,李家未來還將繼續昌盛很多年。
相比之下,趙家則顯得有些後繼乏人。
值得一提的是,趙立春是老來得子,他兒子今年還不到二十歲。
因此,趙家三代的接班人並非趙立春之子,而是其三弟的兒子趙逸飛。
原本,趙逸飛的能力稍遜於李達平,尚情有可原。
畢竟趙家的勢力與李家相比,確有不及。
可如今看來,趙逸飛就連李達康也比不上。
這怎能不讓趙立春憂心忡忡?
雖然趙家如今仍是京城八大一流家族之首,但倘若接班人能力不足,那麼一旦老一輩退去,趙家便會走向衰敗。
這也讓趙立春不得不反思,看來趙家培養下一代的方法也要改變了。
溫室裡長不出花朵。
而這些都不過是趙立春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念頭而已。
……
趙立春眼神中流露出對李達康的認可,繼續說道:“達康啊,你能在基層沉下心來,做出這番成績,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