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官田鄉的基本情況,特別是提及了石溪村養殖場的糞便處理問題以及自己對建設蔬菜基地的初步構想。
楊教授聽得認真,不時點頭,偶爾還會提出幾個關鍵問題,顯示出他的專業。
抵達鄉里後,李達康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包括乾淨整潔的住宿環境和豐盛的接待餐。
晚餐時分,雙方圍坐一堂,氣氛融洽。
李達康再次強調了建設蔬菜基地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並誠懇地請求楊教授及其團隊能夠給予專業指導,幫助規劃出最適合官田鄉實際情況的種植方案。
楊教授沉吟片刻,緩緩開口:“李書記,你的想法很好”。
“不過,建設蔬菜基地不僅僅是選對品種那麼簡單,還需要綜合考慮土壤改良、灌溉系統、病蟲害防控、市場銷售等多個環節”。
“楊教授,這正是我請您來的目的,專業的上的事就麻煩您了”。
李達康補充道,“我們鄉里會全力配合,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與便利,只希望能儘快啟動蔬菜基地專案,讓群眾多一條增收的路子”。
楊教授聞言點了點頭,對李達康為民的態度很是欣賞。
……
接下來的幾天裡,楊教授和他的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對土壤進行了詳細的檢測分析,同時考察了周邊的水資源與環境條件。
他們還與當地村民進行了深入交流,瞭解傳統種植習慣與面臨的挑戰。
基於這些調研結果,團隊提出了一個綜合性的蔬菜種植規劃方案,建議引入耐鹽鹼、抗病蟲害、高產優質的蔬菜品種。
同時推廣滴灌、有機肥料使用等現代農業技術,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方案中還特別強調了迴圈利用的重要性,提出將石溪村養殖場的糞便經過無害化處理後,作為有機肥料施用於蔬菜基地,形成“養殖-肥料-種植”的綠色迴圈農業模式。
這一提議讓李達康眼前一亮,這正是他最初設想的一部分,如今得到了專業團隊的認可與支援,讓他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