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城門巍峨聳立,柏宇軒勒馬而立,望著這座熟悉的城市,心中卻湧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他翻身下馬,鐵靴踏在地面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彷彿踏在他的心頭。
抬頭望向城樓,黑壓壓一片官員列隊迎接,卻鴉雀無聲,不見一絲喜悅,只有壓抑的沉默和閃爍的目光。
這詭異的氛圍,讓柏宇軒心中警鈴大作。
一位官員快步走下城樓,來到柏宇軒面前,躬身行禮,語氣古怪:“王爺,聖上……有請。” 他刻意頓了頓,這停頓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蕩起層層漣漪,更讓柏宇軒肯定了心中的猜測。
一路行至金鑾殿,柏宇軒明顯感受到朝中大臣們異樣的目光,有嫉妒、有警惕、有探究,更有毫不掩飾的敵意。
他知道,自己平定邊疆叛亂、開疆拓土的功績,已經撼動了某些人的利益,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威脅。
朝堂上的氣氛,如同拉滿的弓弦,一觸即發。
“臣,柏宇軒,參見皇上。” 柏宇軒不卑不亢,行了標準的君臣之禮。
“鎮邊王辛苦了,平定叛亂,功不可沒!” 皇上的聲音聽不出喜怒,卻讓柏宇軒更加警惕。
他隨即命人呈上繳獲的珍寶以及生擒的叛軍首領張叛軍。
“這些,都是臣應該做的。” 柏宇軒淡淡說道。
琳琅滿目的珍寶幾乎晃花了眾臣的眼,而被五花大綁的張叛軍首領更是讓他們震驚不已。
皇上龍顏大悅,朗聲笑道:“好!好!好!鎮邊王果然是國之棟樑!朕心甚慰!” 他略一沉吟,繼續說道:“朕決定,再賜鎮邊王一座府邸,以示嘉獎!”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譁然。
不少大臣臉色難看,卻又不敢公然反對。
柏宇軒謝恩,心中卻更加警惕。
皇上的賞賜來得太快太突然,這突如其來的恩寵背後,隱藏著什麼?
“鎮邊王,你一路舟車勞頓,想必也累了。先行回府休息吧,明日早朝,朕再與你詳談。” 皇上揮了揮手,示意柏宇軒退下。
“臣,告退。” 柏宇軒再次行禮,轉身離去,留下身後竊竊私語的大臣們。
他走到殿門口,突然停住了腳步,回頭看向皇上,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警告:“皇上,臣此次歸京,帶回的不僅是珍寶和俘虜,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柏宇軒走出金鑾殿,陽光刺眼,卻驅不散他心中的陰霾。
他感覺到,一場風暴正在醞釀,而他,正處於風暴的中心。
就在這時,他感受到一道炙熱的目光,循著目光望去,看到了人群中一抹熟悉的身影——南詩雅。
她一襲青衣,靜靜地站在那裡,眼神中滿是深情和擔憂。
與她目光交匯的瞬間,柏宇軒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原本緊繃的神經也放鬆下來。
他給了她一個安心的眼神,嘴角微微上揚,轉身大步離去。
南詩雅的目光一直追隨著他的背影,直到消失不見。
次日早朝,柏宇軒剛踏入金鑾殿,便感受到一股濃烈的火藥味。
以李御史為首的幾個官員,早已等候多時,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敵意。
“鎮邊王,您在邊疆的治理,雖然平定了叛亂,但也耗費了大量國庫銀兩,不知您對此有何解釋?” 李御史率先發難,語氣尖銳,帶著明顯的質問。
柏宇軒早有預料,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答:“李大人此言差矣,邊疆戰亂不斷,若不及時平定,耗費的豈止是國庫銀兩,更是民心和國土!”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耗費的銀兩,臣早已擬定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待會兒呈給皇上御覽。”
李御史等人顯然沒想到柏宇軒會如此胸有成竹,一時語塞。
另一位官員立刻站出來,問道:“鎮邊王,您在邊疆大興土木,修建城牆,是否勞民傷財?” 柏宇軒冷笑一聲,反問道:“請問這位大人,邊疆屢遭外敵入侵,若不修建城牆,如何抵禦外敵?難道要讓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嗎?” 他字字鏗鏘,擲地有聲,讓那些心懷鬼胎的官員啞口無言。
幾個回合下來,柏宇軒輕鬆化解了他們的刁難,甚至讓他們自食其果。
他環視一週,目光落在皇上身上,緩緩說道:“皇上,臣還有一事要奏……”
柏宇軒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摺,雙手呈上,“臣在邊疆這段時間,深感邊防的重要性,也親眼目睹了邊疆百姓生活的疾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