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詩雅的預感果然沒錯。
第二天,柏宇軒的培訓課上,氣氛異常沉悶。
許多教師雖然人在課堂,心思卻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
他們或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或是低頭翻閱著舊教材,對柏宇軒講解的新文化體系內容置若罔聞。
甚至有些教師,公然質疑柏宇軒的教學方法,認為他是在破壞傳統文化,是在摧殘學生的思想。
柏宇軒深吸一口氣,努力壓制住內心的怒火。
他知道,這些教師對新文化體系的牴觸情緒,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他們從小就接受著傳統文化的薰陶,對新事物本能地產生排斥心理。
想要改變他們的觀念,並非易事。
“我知道,諸位對新文化體系還有很多疑問和顧慮。” 柏宇軒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新文化體系並非要取代傳統文化,而是要將現代科學知識與古代文化精髓相融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我們的文化。”
然而,他的解釋並沒有得到多少教師的認同。
課堂氣氛依舊死氣沉沉,如同冬日裡凝固的湖面,毫無生氣。
柏宇軒意識到,單純的理論講解,無法打動這些頑固的教師。
他需要更直觀,更生動的方式,來證明新文化體系的魅力。
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
他決定邀請一些在新文化體系融合方面有成果的民間藝人來給教師們做示範教學。
他知道,這些民間藝人雖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但他們憑藉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新知識的渴望,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他們的經驗和成果,無疑是對新文化體系最好的詮釋。
幾天後,學府最大的講堂裡,座無虛席。
來自各地的民間藝人,帶來了他們精心準備的展示。
吳老藝人,一位年過七旬的木雕大師,用他精湛的技藝,雕刻出了一組栩栩如生的飛天雕塑,完美地融合了古代神話和現代空氣動力學原理。
李學子,一位年輕的皮影戲藝人,將現代科技融入到傳統的皮影戲表演中,用燈光和音樂,營造出亦真亦幻的舞臺效果。
趙民間藝人,一位擅長製作風箏的匠人,則展示了他最新研發的“火箭風箏”,它可以飛到更高的高度,承載更重的物品。
這些生動有趣的示範,讓在場的教師們大開眼界。
他們原本緊繃的神情逐漸舒緩,眼中閃爍著驚訝和好奇的光芒。
他們開始意識到,新文化體系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可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
接下來的幾天,培訓課堂的氣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教師們積極參與討論,踴躍提問,對新文化體系充滿了熱情。
柏宇軒的培訓計劃,終於得以順利進行。
新文化體系,也開始在學校全面推廣。
南詩雅看著這一切,嘴角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她走到柏宇軒身邊,輕聲道:“看來,我們的計劃成功了。”
柏宇軒點了點頭,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他轉頭看向窗外,古老的廟宇在夜色中顯得格外神秘……
“今晚,去那裡……”
夜幕籠罩,古老廟宇的紅牆在月光下顯得越發莊嚴肅穆。
廟宇內,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不斷。
這裡正舉行著一場小型慶祝會,慶祝文化復興的成功。
吳老藝人捋著鬍鬚,笑得合不攏嘴,他激動地握著柏宇軒的手,渾濁的眼中閃著淚光:“柏大人,老朽有生之年能看到傳統技藝重現光輝,死而無憾啊!”李學子也興奮地向柏宇軒敬酒,年輕的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柏大人,您是真正的文化英雄!”周圍的人們紛紛附和,舉杯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南詩雅站在人群中,目光始終追隨著柏宇軒。
她的一襲紅衣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明豔動人。
她看著柏宇軒侃侃而談,談笑風生,眼中滿是崇拜與愛意。
她走到柏宇軒身邊,輕輕地挽住他的手臂,深情款款地凝視著他。
柏宇軒溫柔地回望她,將她擁入懷中,接受著周圍人們的祝福。
這一刻,他們是眾人矚目的焦點,是文化復興的象徵。
兩年時間轉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