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大周史》列傳,第一個就是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一任國公爺,也就是衛照臨太祖父,叫衛常畏,字勝強(周太祖後賜),祖籍桐城,家住龍眠山腳,龍眠河從門前流過,山下薄田幾畝,平時上山打獵,過著半耕半獵的生活。這衛常畏身材高大,天生神力,大字不識,現有一妻和一子。
一日衛常畏打獵下山,突然中途被什麼絆了一下,一看是個滿身血汙和傷口的文士。這人虛弱求道:“救我。”就暈過去了。同時衛常畏聽到有人說話,但聽不懂。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趕緊將人背入一山洞,用隨身草藥胡亂地將這人傷口塗抹和包紮,然後將洞口用草木掩蓋好,自己出去看個究竟。
衛常畏出來一觀察,五個手拿彎刀計程車兵正循著血跡找過來。再一細看,不是漢人,那肯定是胡人了。這胡人都要打過長江了。衛常畏立即想到了對策。
這山他太熟悉了。於是拿出弓箭射殺一士兵。然後沿一小徑向山裡跑去。剩下四個胡人一陣亂叫,立馬追來,不會兒,前面兩人咚的一聲掉進了獵物陷阱,紮成篩子。後面兩人驚魂未定,一支利箭破空而來,一名胡人應聲而倒。最後剩下的那個胡人士兵一看大事不好,掉頭就跑。他哪有衛常畏道路熟悉啊,衛常畏抄近道就跑到了這胡人的前方,這胡人只顧著後邊了,突然一根粗大的木棍迎面而來,胡人根本沒想到前面有人,就吃了一悶棍應聲倒下。衛常畏趕緊把三胡人士兵屍首搬來扔進陷阱,先用草木和石頭將屍體壓好,再在最上面用泥土掩蓋踩實。
衛常畏掩埋好屍體後,拿起三把彎刀來到山洞,一摸這人額頭滾燙,如果救治不及時,人可能就難活了。這病他沒法治,於是當機立斷,背上傷者,來到栲栳峰的法龍觀,觀中道長叫了無道長,精通醫術,與衛常畏很熟,衛常畏經常帶些家常用品給道長。
道長一看衛常畏帶著個渾身是血的人來了,趕緊讓病人躺上床,然後把脈和探額溫後道:“再遲一個時辰來,怕大羅神仙也無法救治。”隨即叫一道童熬製藥湯,自己用溫水擦拭病人額頭、頸脖等處降溫,然後灌藥入口,重敷傷口。
第二天這人醒過來了。這傷者先是感謝二位,然後說自己姓陳名洌字涉川,彭城人士,因抵抗胡人被追殺,身邊侍衛全部戰死。
了無道長心中明瞭,不打誑語,緩緩道:“此地不是久留之地。常畏,胡人的馬可能還在山腳下,找到藏起來,然後回家趕快讓妻兒離開。”
陳洌接過話題,有氣無力道:“恩公,你讓夫人和公子扮成難民到樅陽郡,找到一家叫陳家米鋪的店鋪。我現在修書一封叫夫人帶上找米鋪掌櫃,掌櫃也姓陳,他看到信後會安排好母子二人。剛好我身體不便,恩公隨我走。”
了無道長點點頭道:“陳公子安排妥帖周到。”
於是衛常畏趕緊下山,還真找到了五匹馬,於是放了三匹進山,藏了兩匹。然後到家對妻子說了事情緣由,就叫妻子帶上書信,和兒子化裝成難民逃往樅陽郡。同時把家裡的板車推到了栲栳峰進山入口藏了起來。然後又上到法龍觀。
陳洌躺在床上,急切道:“二位恩公,明日寅時(凌晨三點)就得走,不然被胡人發現就難辦了。”
了無道長點點頭,卻也猶豫道:“有道理,免得夜長夢多。只是你這身體……”
陳洌雖身體虛弱,但斬釘截鐵道:“必須走。”
了無道長也不再挽留,果斷道:“那我給你備些傷藥路上用。陳公子必將前途無量。”
陳洌真誠道:“多謝道長。”
第二天寅時剛到,衛常畏把陳洌背下了山,放在板車上,將陳洌推到藏馬地方,給一匹馬套上牛車的龍套,一匹馬系在板車後面以備不需,衛常畏不會騎馬。於是衛常畏就趕著馬車出了龍眠山,從此就踏進了戰場。
你還別說,這衛常畏似乎天生適合打仗,不僅驍勇善戰,還善於計謀戰法,其實就是在打獵過程中用的技巧,例如下個陷阱,橫個絆馬索,隱藏個軍隊,搞個襲擊等等效果還挺好。
陳洌一看這衛常畏當個侍衛可惜了,於是就讓他在軍中當了個校尉,從此衛常畏和他的名字一樣,一路開掛所向披靡,人稱“千斤擔”,一直幹到車騎將軍、驃騎將軍。
在衛常畏還是侍衛時候,有一次陳洌奪回彭城立足未穩,胡人又反殺過來,雙方實力懸殊,陳洌不得不棄城而逃,但逃跑方向的城門歷經戰亂,年久失修,城門突然要轟塌。在這危機時刻,衛常畏用自己的身體抵住城門,讓陳洌和士兵先行透過逃離。也是吉人自有天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