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京娘湖睹物思人 媧皇宮再現往事(2 / 2)

小說:明月照關河 作者:黃邪老

幹淚痕,溫聲回道:“謝謝姑娘,不用,就是年齡大了,看多了眼睛就容易流淚,我沒事,姑娘你去忙吧。”

李穆清走出展列館,直奔停車場,踏上大巴去往媧皇宮。這些景點之間都有車輛相互通行,很方便。

媧皇宮人稱“華夏祖廟”,位於涉縣東北的中皇山上,群翠環繞,山水相間,宮宇建巧,景色宜人。

李穆清拾級而上,走過部落園,看過功德園,閱過文化園,來到石牌坊。兩座石獅鎮守山門,一座四柱三間沖天式牌坊聳立前方,石鼓抱底,四柱立天,龍游祥雲;四柱頂部鎮吼遠眺山下,威嚴而不失祥和。

穿過石牌坊,來到補天廣場,一座漢白玉女媧塑像展現在遊人面前。塑像目測高達十米左右,媧皇頭攏高髻,眼俯眾生,面容慈祥,雙手左託煉石,右指微張,身披霓裳,腳踏祥雲。

李穆清肯定這不是以前的女皇廟呀。當年寧軍逼近大周京城平安城時,大批民眾外逃。衛照臨命令大軍主力繼續前行,留一部分軍隊安撫民眾,給他們發糧發衣,搭建帳篷供他們居住,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宣傳寧軍政策,告訴他們大寧軍隊會保護他們每個人,不會傷害無辜百姓;戰爭很快就能結束,民眾很快就能返鄉過上平和的生活。民眾將信將疑。

一個月過後,平安城歸寧,寧軍給民眾發放盤纏返回故里,後來才知道大軍統帥就是後來登基稱帝的女皇衛照臨。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民間感念她的恩情,就私設祀廟,就像現在土地公公廟,很小一座籠閣供著一座泥塑像,民間稱為女皇廟。

後來衛照臨知道了這件事,當時這個地方也叫涉縣,要求地方禁止建造此類廟宇,先前建的也沒要求拆除。那時的女皇廟和現在的媧皇宮根本沒法相比,也許是她回到世上之後寧國修建的。

中國的民眾自古以來就很質樸,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哪怕得到一點點幫助,他們就會念恩存恩感恩報恩,這是牢牢刻在一個民族靈魂深處的文化和品質。當他們無以回報時,他們就會赴湯蹈火、以身相許、築廟供奉來表達他們的感恩之情,代代相傳,永續至今。這些被供奉之人在民間逐漸神化,民眾祈求得到他們的庇護,像門神、財神、灶神等等都有名有姓,所以有人說西方的神在天上,中國的神在地上不是沒有道理。一句話西方的神虛構,中國的神實造。

李穆清右轉來到停驂宮,宮牆之上鑲有一幅壁畫,這畫叫伺輦圖。圖中女媧端坐車中,龍引鳳輦,仙女環伺,神兵拱衛,雲驅霞駕,巡遊天下。當年衛照臨本想微服私訪,輕車簡行,只帶著李老道和陳霸先等數十隨從到平安城探訪故里和祭拜夫君李邦之墓,也不知道怎麼被當地州府和民眾得知,遠隔十里,夾道歡迎,陣勢浩大,搞得衛照臨有點懵。後來就簡單地看了一下國公府和祭拜了李邦墓後就回天京了。

這些是歷史的機緣巧合,還是自己的胡亂猜想?一切都無從考證。李穆清沒有繼續前行。她沒看媧皇閣就掉頭下山,乘車返回邯鄲。其實三生三世她都清楚記得。這次旅行她可以不來,但她想留個念想,也許以後她再也回不來了,再也看不到了。

次日,李穆清乘上返回桐城的高鐵。她準備在剩下的一個月時間內含飴弄孫,相伴家人,然後留書一封,說自己將外出旅行四年,不必牽掛。四年後她將回來。當家人看到手戴熟悉的佛珠之人時,那人便是她。四年後她若不歸就不必再等。

她已決定在七月六日中午準時到達龍眠河老龍口。

正所謂:青山何須桑梓地,吾心安處便是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