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回 光州親為授數學 青州出謀燒白瓷(1 / 2)

小說:明月照關河 作者:黃邪老

第二日,眾人不作停留,沿汶水經萊蕪谷一路向北到達青州,這也花了五六天時間。一路上,王玄將青州大概的情況向衛照臨講了一下。現在青州有製鹽、製茶、釀酒、織布、棉花、燒瓷、冶煉、制鐵等作坊,其中冶煉和制鐵作坊在青州西北邊的商山,用的燃料是來自博山的石炭;而造船廠建在光州(今山東萊州附近)。

衛照臨到達青州後,馬不停蹄直接到了商山冶煉基地,對基地的整個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感覺在這山裡要進行大規模冶煉鋼鐵不可行,因為山裡沒有大面積的平坦空地可以建設廠房,人員多了衣食住行也是大問題。她先後看了刀具、鎧甲、連弩及箭簇,還可以,就是鎧甲還要減量增堅;又試了下馬蹄鐵,很滿意。

晚上的時候,衛照臨召集綦毋懷文父子及其他要人開會,瞭解他們的難處和生產情況。最後衛照臨提出下步工作要求:一是要研究大規模冶煉的技術,其中之一就是高爐鍊鋼;二是改進現在的坩堝法,可以一次多燒幾個坩堝,就像一個鍋臺上可同時燒幾個鍋;三是改進淬火技術,要嘗試用火油(石油)當淬火劑,因為火油中含有多種礦物質,有可能提升刀具箭簇的效能。衛照臨就講了這三點,以現在的條件,說多了也沒用,也幹不出來。

第二日,衛照臨就帶上綦毋懷文向光州奔去,因為造船廠有兩個數學和機械製造大師——祖𣈶父子。經過四日的奔波,衛照臨一行抵達光州,稍作休整,立即趕往造船廠。造船廠位於渤海一灣之中(今萊州灣刁龍咀)。衛照臨看到兩艘不大的木船正在船塢中建造。衛照臨對造船一竅不通,但她前世開過快艇,上過軍艦,也登過貨輪和客船,從感官上多少了解一些。同時眾人不禁感嘆原來真正的東家不是王玄,而是他的女兒王聞天。

考察完後,衛照臨立即召開會議,宣佈了下步的工作任務。一是要研製大型水力驅動裝置,從而製成大型鍛造機器,來製造大塊的較薄的鋼板,用於鎧甲防護和加強後製大船的牢固性和耐用性;二是要研製大型貨船,用於海上和長江流域的航行;而到明年五月必須製造出一艘,到時她有大用;三是要加強弓和弩的研製,標準要高於現行所有弓和弩;四是成立青州鋼鐵研究院,專注鋼鐵冶煉及兵器研製;綦毋懷文任院長;成立光州造船廠,廠長為祖𣈶,副廠長為祖皓,專注各種船隻和機械研製;五是要求鋼鐵研究院和造船廠相互溝通,互通有無,形成協調機制,要呈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同時讓舅舅王玄派專人處理、協調和配合鋼鐵研究院和造船廠資金財物等問題,確保研究和生產順利進行。

安排好各項工作和任務後,接下來的幾日,衛照臨只留下綦毋懷文、祖𣈶和祖皓三人,教授他們阿拉伯數字及各種數學公式。可以講,衛照臨把前世能記住的各種計算重量的、面積的、表面積的、體積的、速度的公式及平方、開方和方程式等方法統統都教於他們。這可把三人震驚得無與倫比。衛照臨也沒告訴這些公式是如何來的,讓他們按上述公式計算就行,同時若遇到問題,可寫信給她一起探討。這三人的領悟力都比較高,尤其祖𣈶父子對數學的接受能力真是很強,不愧為祖沖之的後人。衛照臨深知科技及裝備的重要性,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就這樣她在光州足足待了五天,安排好諸事後,眾人返回青州。

到了青州,申豹帶領的樾山和甄山的二十多名山民早到了,王玄立即把他們分配到博山煤礦和商山鋼鐵作坊,這兩地現在最缺人。衛照臨不作休息,花了兩天時間對各作坊進行了考察。這些作坊都建在城外王玄買的山莊之中。在考察過程中,她對棉花的處理感到滿意,匠人們深刻了領會了彈棉花要領。同時她也就地對相關作坊提出了建議。一是要和光州造船廠聯絡,研製更高效率的織布機;二是對瓷器燒製提出了二次上釉的製作方法,至於效果如何只有燒製出來才知道。這個時代,沒有瓷器上釉的做法。上釉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燒好的瓷器,刷上一層與制瓷材料相近的釉質,再燒製一遍即可。

剛考察完作坊,黃梅村也來信了。陳慶之在信中提到楊大眼一行已安全到達黃梅村,部分綿山人員正在前往青州的途中,同時把發現空中草原的事情也給衛照臨說了一下,且已知空中草原匪首叫達奚武,還有一個二當家的叫辛威,正在採取措施奪取空中草原。策略是商談收編和武力奪取兩手準備。衛照臨一看這兩個人的名字,高興壞了,立即寫信說先不要採取行動,自己抵達黃梅村後再作打算;同時立即叫來斛律光,讓他拿著通關文牒和自己的手書速去甄山,讓賀拔嶽速來青州有要事相商。當時李邦在高平郡給的通關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