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蘇國邦幾乎沒睡,終於趕在天亮之前改裝好了最後一個木犁。
進屋看到穿衣起身的蘇子寧他們,招呼沒打就倒在床上睡了過去。
他已經好久沒這樣熬過大夜了,身體都有些吃不消。
蘇年年沒做啥累活,起的很早,一出房門就看見蘇子寧他們在劈柴。
“大哥,你們今天送完柴就不要去了吧。”
現在家中的活幹不完,有砍柴的時間,還不如留在家幫忙或者去其他村招攬生意。
昨天初步猜測會有人改裝,但沒想到效果這麼好,所以沒有提前跟蘇子寧他們說這件事,不過今天說也不遲,早點送早點回來。
她還想去趟隔壁李家村,也就是大伯孃李香蓮的孃家,和蘇家村隔了一條大河。
有蘇子寧和蘇子軒在,相信事情進展會快很多。
從墨染那回來,蘇子寧第二天就去翠竹軒婉拒了林掌櫃,他不僅要在家做事,還得去竹林學習,確實沒有那麼多心思去鑽研算學。
看蘇國邦忙活了一夜,就算是蘇年年不說,他也有這樣的打算,輕聲說了句好。
早飯除了蘇國邦在睡覺,其他人都起來了,蘇年年就把自己打算去其他村擴充套件業務的事說了,反正不存在成本問題,也有熟人,大家都欣然同意了。
砍柴的蘇子寧他們想到之後一段時間不用去山裡砍柴,腳步都快了幾分。
田裡耕種的蘇志勇他們則想著早點幹完地裡的活,幫忙推銷木犁改裝的事。
大夥都是幹勁滿滿。
……
蘇年年下午就一直坐在院門前等蘇子寧幾人賣完柴回來,蘇國邦在旁邊製作零件,王桂花負責跟前來問詢的人交流和收錢。
當蘇子葉的身影出現在視野中,蘇年年就快步跑上去迎接幾人,殷勤地給他們倒水。
蘇子敬拉過跑來跑去的蘇年年,好笑地說:“坐著歇會吧,小心再傷著腳了,等我們休息片刻就去李家村。”
“沒事,我的腳已經好了。”
不得不說,蘇根生的藥非常好用,就一天多時間,蘇年年腳上的傷就快要好了,不妨礙正常的走路,要不然王桂花怎麼會讓她出門呢。
“二哥,你們休息,等休息好了我們再出發,不急。”
蘇年年知道幾人累,並沒有催促他們,只是她,閒的有些無聊,想給自己找點事做罷了。
蘇子寧幾個也沒休息,他們揹負著賺錢的重擔,哪有時間休息,把手洗淨後,扛上蘇國邦新改裝要送給李香蓮孃家的木犁就出了門。
春光和煦,藍天澄澈,微風輕拂,帶著泥土與新綠的氣息,流水潺潺,偶有小魚遊過,驚起池塘漣漪。
不到一刻鐘,踏過拱橋,幾人就來到了李家村地界,敲響了李壯家的大門。
“誰啊!”一道爽朗的女聲從裡傳出。
蘇子軒從年後就沒見過姥姥姥爺了,這時抑制不住心裡的激動,也不報姓名,一個勁地敲門,“姥,是我啊,快開門。”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有人上門催債呢。
蘇子寧對這場面已經見怪不怪了,每年來姥爺家省親,不用人叫,蘇子軒自然而然就會去敲門,簡直跟土匪一樣。
還好家裡人都性子豪爽,不拘小節,要不然真是鬧笑話。
甫一開門,蘇年年就見一個身著粗布衣衫,身材微胖,面容溫和的女子將蘇子軒給結結實實抱住了,一個勁地喊心肝。
突如其來的動作把蘇年年嚇一大跳,趴在蘇子寧懷中平復心情。
據蘇子寧的解釋,他外祖家平日是做豬肉生意的,面對的客人多,性子也就豪爽了些。
她對此並不介意,只是終於知道三哥這性子像誰了。
鄒芳從見到外孫的驚喜中回過神,抬頭看了眼杵在門口的幾人,忙鬆開懷裡的蘇子軒,招呼幾人,“蘇家的娃娃都來了,快快快,進屋,姥姥給你們倒糖水喝。”
蘇子寧讓蘇子敬把犁放下,對著要轉身進屋的鄒芳說:“姥姥,不用麻煩了,我們今日來是把這個送過來的,這是我爺做的,比之前用的犁方便,就想著送一個過來給你們用。”
鄒芳這才看到地上的犁,她也不懂好壞,但知道是親家的一片心意,讓幾人稍等,自己轉身進屋倒了幾碗糖水出來。
“你們大老遠送過來,先喝水,等喝完了我領你們去地裡,這些我也不懂,給你姥爺看看。”
蘇子寧接過後,先餵給蘇年年喝,等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