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沒料到蘇國邦竟然能如此條理清晰的說出這麼一長串話,還以為是王桂花教他的,誰也想不到這是蘇年年昨天晚上讓蘇國邦背下來的。
她很巧妙地抓住了一個點,就是縣衙,不把功勞放在一個人身上,而是整個村,這樣村裡人都有參與感,若是能得到府衙的認可,對蘇哲這個村長也是受益頗豐。
一番話說的蘇哲心中意動,這件事對他來說確實是百利而無一害。
只要東西好,早晚都會打出名氣的,那他不妨順勢而為幫一把,賣個人情給蘇國邦。
短暫的思考過後,蘇哲很爽快地答應了蘇國邦的提議,用著他帶來的木犁,把自家的拿去改造,約定等中午去拿時付錢。
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的農具上刻上自家的專屬印記,以防和其他人家的搞混。
當蘇國邦將標有村長家印記的木犁扛在身上跟村裡人打招呼時,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偏生他還怕別人看不見般,牽著蘇年年在村裡轉了一大圈,賺夠了大家的好奇心後才心滿意足地回了家。
“誒,你剛剛看到沒,三伢身上扛的木犁,是不是村長家的?我之前看到過,不知道幹什麼去啊?”
“你沒聽到他家孫女說要拿去改造,好像是耕地更快呢。”
“真的假的?”
“要不晚些一起去瞧瞧?”
等兩人走後,看見的村中婦人聚在一起議論不斷。
有村長改裝在前,大家都挺好奇的,商量著去蘇國邦家一探究竟。
蘇國邦此時正哼著不知名的小曲,心情很好地改著村長家的木犁。
之前已經做過兩個了,他已經能非常熟練且快速地將木犁進行改造,拆卸、新增、安裝……所有的步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直到敲門聲響起,蘇國邦才放下東西起身開門,便瞧見幾個大姐笑盈盈地看著他。
蘇國邦同幾人問了聲好,急忙喊王桂花出來見客,自己又繼續去組裝。
這木犁等會村長就會來取,他可得抓緊時間,不能和人閒聊。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支起耳朵聽。
“桂花啊,你家那口子咋把村長家的犁給拿回來了?”
其中一人家裡還有事,也沒拐彎抹角,把心中的疑惑給問了出來。
王桂花指著背對眾人的蘇國邦,笑著打趣道,“他在家胡亂折騰出來的,說什麼改造,能讓地裡幹活輕鬆許多。我家昨個租牛,用改裝後的犁,一下午就耕了半畝地,還種好了苗,這不到處炫耀,今兒個村長試用後給他二十五文改裝,他現在不就正在弄嗎!”
幾人均被二十五文的價錢給嚇了一跳,誰會無緣無故地花這麼多錢來改裝木犁啊!
就在眾人想打退堂鼓時,院外又響起了敲門聲,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老哥,我來找你了。”
蘇國邦再次起身開門,就見蘇家平拿著自家的木犁站在門口。
“老哥,辛苦你儘快幫我改一下,我下午急著用。”
蘇家平本來並不打算改裝的,但今早他耕地的時候,總感覺使不上勁,自家的犁怎麼用都沒有昨天蘇國邦給的好,再加上看蘇國邦家一個上午就輕鬆地耕好了半畝地,自己才弄好四分之一,他最終還是咬牙同意了。
家裡就兩個人,就算一天不吃不喝忙到晚也耕不了多少,人還累的夠嗆,省這錢還不如到時候多留點時間去砍柴換錢,幾天就能賺回來。
所以蘇家平乾脆留自家兒子在地裡種苗,自己趕快來找蘇國邦改裝一下,不耽誤下午耕種。
“你得等等,村長家也讓我改了,等把他的弄完我就給你改。”蘇國邦聽到生意上門了,語氣也好了不少,熱情地將人迎進屋。
蘇年年推測會有很多人來改裝,所以趁夜提前讓家裡人做了幾個備用的把手零件,這樣改裝起來會快上很多。
這不,本需要大半天才能完成的改裝,現在只需要半個時辰左右。
旁邊的幾個嬸子聽蘇家平說要改裝,起身跟他詢問關於改裝和不改裝的區別,蘇家平將他的使用心得和盤托出,也讓幾人蠢蠢欲動。
這就是蘇年年要的效果,自己說再多也不過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讓改裝過的人去宣傳才更能讓人信服。
有人開始套近乎,“桂花,我們都認識這麼多年了,能不能便宜些,二十五文,都夠買一斤豬肉了。”
王桂花面露難色,連村長都說的是二十五文,若是所有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