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鄧念英有被安慰到。
本質上,她也相信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她和許新安都是有道德有底線的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別看許新安和她孃家媽關係不算親,但有事他也不推辭,做人晚輩該做的都做到位了。
身教大於言傳,有父母榜樣在前,孩子肯定是不會長歪的。
別看聰聰和明明平時調皮淘氣,但大部分時間她們還是聽話的。
而且,就像許新安說的,她雖然愛念叨,但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她也不會跟孩子死較真,大部分時候她都妥協了。孩子們也沒什麼原則性的毛病。
她愛念叨,真的只是覺得這倆傢伙不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事事為母親、為家裡人著想,這倆熊玩意就想著她們自己,讓許新安給慣的沒邊沒沿的。
雖然被安慰到了,但有的時候,鄧念英也有點槓精。
沉默了一小會,她懟許新安:“你說得好聽,不也跟我一樣覺得她倆靠不住嗎?你要是覺得她倆靠得住,腦子裡能想這麼多養老的事?”
許新安笑道:“我不是覺得她倆靠不住,我是想著儘量不給孩子添負擔。等咱們老了,有存款,有退休金,看病有國家報銷,就不用給小孩們添麻煩了。你想一想,以後的社會發展成什麼樣,咱也不知道。早兩年誰能想到國營企業的工人會下崗呢?想不到吧?
再過個十幾二十年,誰知道什麼樣呢?說不定聰聰她們以後的工作環境比現在還不如。到時候咱倆老了,可能也幫不上她們,如果還得讓她們處處想著咱倆,那孩子就壓力太大了!咱們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辦好自己的,儘量再給孩子多攢點,她們以後就能輕鬆點。”
他怎麼可能覺得自己的孩子靠不住呢?他堅信,父母如何對孩子,孩子就會如何對待父母。
他是被父母疼愛著長大的,兩個姐姐也很疼他。父親還活著的時候,他也跟聰聰她們一樣不管事,沒心沒肺逍遙自在,父母從來沒有跟他念叨過“你要給我們養老”之類的話,這種話根本無需唸叨,給父母養老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是為人子女與生俱來的天性。
父母養你小,你養父母老,這話還用說嗎?
後來,父親生病去世,他成了家裡的頂樑柱。要努力幹活掙工分養家,要對外立得住不能讓人覺得他們孤兒寡母好欺負,要努力過好日子,要想辦法給兩個姐姐找好婆家,給她們準備嫁妝,還不能給她們添麻煩,讓她們的婆家看不起。
他自然而然的就從父親手中接過了這些責任,沒覺得這是什麼需要一遍又一遍強調的事。
他堅信自己的女兒也會如此。
老實說,他覺得這些事說多了反而不好,不說,那是出於感情,說了,那就是責任。
他媳婦就是被他丈母孃給帶偏了。這些話總是不自覺的就會說出來。
鄧念英這回不說話了,她沒想到許新安竟然是這麼個想法。
雖然自認是愛孩子的,比她媽愛她更愛,但比起許新安,她還是差了點。
許新安又說:“我沒有大本事,但肯定不會讓你以後沒著沒落。你就放心吧。再說了,你自己也挺能幹的,自己養自己都沒問題啊。你小時候就能養著你和你媽,現在更厲害了,就算沒有我,你養自己和孩子都沒問題,你心裡到底有什麼好不安定的呢?”
鄧念英:“……”
是啊,她有什麼好不安的呢?
這個問題她自己其實都想不通。
但是許新安說的沒錯,她不靠任何人也能活得很好,她沒什麼好不安的!
☆
初一上學期結束,許聰聰考了年級第一。
許新安跟大家吹牛:“這可厲害了。以前聰聰在小學考第一,小學人少,還顯不出來。現在初中還能考第一,只能說我們聰聰真是聰明!全年級四百多號人呢!”
許明明考的也很不錯,她的成績穩定的可怕,走哪兒都是班級前五名,考第三的時候居多。
這個成績其實就已經滿足了許新安和鄧念英對孩子的期望。
兩張嶄新的獎狀貼到了聰明百貨店的牆上。
許新安問許聰聰:“咱還能大張旗鼓的慶祝嗎?”
這事他得問問孩子的意見了,他的確愛吹牛,但不能給孩子增加壓力。
許聰聰表示:“慶祝!下次我還考第一。”
她是個愛慕虛榮的人吶!為了自己的面子,她也得考第一。
關鍵是,她沒覺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