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一過,許新安就跟鄧念英商量,要在縣裡尋摸一套房子,以後去了縣裡,不管是自己住還是做生意,都方便點。
鄧念英問他:“那咱們是買樓房還是平房啊?”
“先看看有什麼。然後再選合適的,位置合適,價格也得合適。我這兩年往縣裡跑,發現那兒變化也挺大的,有幾棟新蓋的樓,以後肯定會越蓋越多,而且會越蓋越好。現在的樓房都是拆了平房蓋的。咱們要是運氣好,低價買到了平房,過幾年平房拆了換樓房,肯定比直接買樓合適。”
鄧念英笑道:“美得你,還能啥好事全讓你趕上啊?”
“就算不拆也沒什麼。住平房咱媽還方便點。”
“那倒是,咱媽上樓不方便。那你還是看平房吧。”
“你想住平房還是樓房?”
“我住什麼都行。”
這一尋摸,就是小半年,一直到夏天,許新安才選定了一處合適的房子,位於縣城邊緣,比較偏遠。
但他十分滿意,因為這個房子緊挨著縣一中,就在一中南門邊上。
這時候也沒有什麼學區房的說法,更少有人陪讀,這個房子並沒有因為挨著一中就比別的地方貴。
平房帶小院,房子有八十多平,加上院子一共150平,花了8000塊錢。
這個時候,縣城的樓房價格差不多是200每平米,買一個五十平左右的小兩居差不多一萬塊。許新安花8000買這個院子,在別人看來並不是特別划算。
這年頭大家都想住樓。
就連鄧念英也是這麼想,“要知道平房也這麼貴,就不如買樓了,買個一層嘛。”
許新安跟她說:“這個地方位置好,以後聰聰上學方便,離實驗中學也近,明明上學也方便。而且我打算把空院子也蓋上房子,到時候前面做生意後面住,咱是隻買了八十平的房,但實際上是買了150平。這兒挨著一中,生意差不了。”
房子買下來之後,許聰聰和許明明也放了暑假,正好學校小吃視窗的生意停了,許新安得了點空閒,就找了幾個人幫忙,去縣城把房子蓋了起來。
幾十平的房子,不費什麼勁。
所有東西都在漲價,人工費在漲,材料費也在漲,還是早點蓋起來比較好。
☆
1994年的夏天,許家發生了三件大喜事。
許新紅的兒子齊濤高中畢業,考上了師範大學,一個普普通通的本科學校,不算太好。但是,在農村,這已經是個特別了不起的成績了。畢業以後最起碼能當高中老師,一輩子的鐵飯碗就端上了。運氣好點說不定還能進教育局工作,成為國家幹部。
齊濤意氣風發,許新紅兩口子也很高興,收到錄取通知書之後,齊濤第一時間到許聰聰家,給姥姥和舅舅報喜。
喜事還不止這一件,張米和齊蕾同時考上了中專。張米讀的是師專,齊蕾讀的是衛校。倆人都沒走遠,在縣城上學。
之前許新安曾經建議她們讀高中,以後接著考大學,錢不夠的話他先給出,他總覺得以後到了社會上,大學生還是比中專生要好混。但是張米和齊蕾都想早點工作,感覺工作了、掙錢了,心會更踏實。
許新安也不強求,讀完中專有個正式工作也不錯。
他還裝模作樣的問許聰聰:“你以後想讀大學還是跟你姐姐她們一樣讀中專啊?”
許聰聰說:“上大學啊。”
中專從來都不在她的選項裡。
許新安笑逐顏開,誇道:“還是我閨女心氣高!上學就得上大學,上大學就得上最好的大學!”
許聰聰從小被她爸洗腦,只認北大清華復旦南開。別的大學她都不認的。而且她堅信自己能考上其中的一個。
她一個男同學,說自己以後要考哈佛,那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學。
許聰聰告訴許新安,許新安說:“那是國外的大學,咱不去上,你要是去了國外,爸爸一年兩年就見不著你了。你就上北大清華就行,到時候我去看你也方便。我努努力還能去北京住,你要是出了國,我可能就跟不上了。”
許聰聰說:“行,那我就上北大清華。”
爺倆這樣聊天的時候,鄧念英恨不得直接關上店鋪的大門,還得往兩邊看著,以防人來人往聽了去。
這倆人說的啥啊?就好像北大清華說上就能上一樣,被人聽見還不笑掉大牙!
她光是聽著,臉就紅了,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