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新安把車停在醫院門口,跑到門口小賣鋪租了個擔架,和鄧念英一起把陳蓁挪到擔架上,把人抬進了醫院。
他一邊走一邊喊:“醫生,救命!快來人吶!”
躺在擔架上的陳蓁被他氣得差點跳起來。她不過摔傷了腿,讓他這麼一喊,好像她要死了一樣!
鄧念英個矮腿短,跟著他的節奏兩腿緊倒騰,根本顧不上反應。生怕不小心把自己媽再給摔了!許新安這個王八蛋也不知道遷就她一下彎個腰,她只能把擔架抬得高高的去遷就他!
護士看他們抬著擔架,跑的慌里慌張,一個嘴裡喊著救命,另一個一臉嚴肅苦大仇深,直接就把他們帶到急診室了,醫生立刻開始檢查,最後發現只是右小腿骨裂,而且還不是特別嚴重的那種,打個石膏就可以。
他一邊給陳蓁處置,一邊教育許新安:“不要慌里慌張大呼小叫的,沒什麼事,淨嚇唬人了!”
許新安陪著笑臉:“這不是不懂嗎……”
他來縣醫院就進過產科和兒科,別的科室沒去過。萬一掛了號還得等,也不知道老太太這腿還撐不撐得住了,他可是聽她哼哼了一路。非常事情非常對待,他有什麼辦法?
給陳蓁打完石膏,用了止疼藥,又順便做了一些基礎檢查,老太太身體還不錯,除了腿傷沒別的毛病,眼不花耳不聾,沒有三高,心臟正常,肺部沒有雜音。
醫生說:“回家養著就行,多吃點好的,補一補。過一個月回來複查一次,如果沒問題,就可以拆石膏。要是恢復得慢,就得兩個月再拆。這條腿不要使勁,要是沒把握,就暫時別走路了,等恢復了再說。”
許新安交了錢,和鄧念英倆人又把陳蓁抬回了車上。
然後,他把擔架還給小賣鋪,又重新租了個輪椅,租金一個月5塊,交了50塊押金。
許新安把輪椅放到後鬥裡,鄧念英問他:“弄這玩意幹嘛?”
“讓咱媽坐啊。傷筋動骨一百天,她這一百天難道就整天待在屋裡不出門啊?她坐在這上面,你推著她出門溜達溜達方便點。”
“讓我媽去咱家啊?”
許新安反問她:“不去咱家去哪兒啊?”
讓瘸腿老太太回自己家一個人生活是絕對不可能的。他要是這麼幹了,回家他媽都得拿棍子敲他!
他倒是想把人送到老太太的大閨女二閨女那兒去呢,但也就是想想,他幹不出來那事。
他不是什麼大好人,但是必須遵守最基本的社會道德規則。這是念英的親媽,當閨女的照顧自己的媽,是天經地義的事。老太太要是有兒子,他就不管。但她不是沒有嗎!
當初他答應了婚事,對這種情況多少都是有心理準備的。
他不能主動把人往外推。當然了,如果大姨姐和二姨姐主動來接人,那他可能就半推半就了。大不了他出錢唄。
鄧念英說道:“那就去咱家住吧。”
陳蓁不說話。她一個傷了腿的小腳老太太,確實得有人照顧著。
夫妻倆回了家,李雲錦正在門口一邊納鞋底一邊和人聊天,聽見拖拉機的聲音,她就站了起來。
等車停在門口,她看見了後鬥裡的陳蓁,趕緊笑著迎了上去,“醫生怎麼說?”
鄧念英說:“骨裂,打石膏了。說得是養一兩個月。”
李雲錦說道:“那就在咱家養著吧,正好我們兩個老婆子一塊做個伴。”
鄧念英笑著答應了。婆婆主動提出來,總比她先提要好。
陳蓁笑道:“麻煩你們了。”
李雲錦說:“這有什麼麻煩的。這是念英家,也是你家,你在這兒住是應該的。”
鄧念英把陳蓁扶到輪椅上,許新安站在地上,抬手把輪椅抱了下來。陳蓁體重應該也就八十多斤的樣子,連帶著輪椅一起都沒多重。
許新安跟鄧念英說:“讓咱媽跟你住吧,你照顧她方便點,我去聰聰那屋住。”
“行。”
鄰居們都湊過來和陳蓁打了招呼,誇她精神好,又說骨裂不算事,好好養著就行。還跟她說:“無聊了讓念英推著你到處轉轉,串串門,現在冬天,我們都閒著沒事,咱們一起聊聊天。”
陳蓁都笑著回應了。
一家人進了屋子,李雲錦把爐子通開,讓火燒的旺一點,給陳蓁倒了杯麥乳精暖手,又跟許新安說:“你去買點肉,再看看有沒有筒子骨,有的話買點回來,咱們燉湯喝。吃什麼補什麼,咱們多喝點骨頭湯,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