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的春節,和以往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如果非要找出一點的話,那就是年貨買的多了一些。
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過的,許新安又是個很要面子的人,不管是內裡還是外在,他都要比別人好點。
比如,除夕夜放的炮仗,他要買個頭最大、響數最多的,別人家放鞭炮的時候,他還要豎著耳朵聽一下,數一數別人家放的是幾響的。他閨女的滴滴金要比別的小朋友多,兜裡的花生瓜子糖都要比別的小朋友多。
南辛莊的人是不講究什麼隱私的,大家年前年後一見面,必問的問題有如下幾個:
身體挺好啊?
過年過得挺好啊?
今年幹得怎麼樣?掙了多少錢啊?
……
許新安會被別人問,也熱衷於問別人。
他自己會稍微收斂一點,不會完全說實話,比如掙了1000,他會說掙了600。
但也有的人和他完全相反,掙了600,偏說自己掙了1000。
也有的人比較老實,掙多少就是多少。
事實就是,在已經過去的1987年,很多人家一年到頭也就掙個幾百塊錢,這都還算好的。糧食不值錢,再加上交公糧、提留,還要購買化肥農藥,有的人家甚至依舊只能吃飽肚子。
許新安和其他人比起來,自然是掙得多的,他不是純靠種地,還有其他收入來源。加起來能有兩千多塊。
他因此而頗為自得。在這種攀比的時刻,一年到頭的辛苦都不值一提了。
村裡也有一位,據說今年掙的也不少。
他是一位外出務工人員,最早的農村進城的建築工,據他說,勤勞肯幹的話,每個月能有一百多塊的收入,一年掙一千是很有把握的。
這位也是許聰聰的本家,大名許新成,小名許五妮,他是個男的。之所以叫五妮,是因為他媽連生五個兒,他是老五,就給他起了個小名叫五妮,可能是希望他能招來姑娘,但事實上他啥也沒招來,他是家裡的最後一個孩子。
許聰聰管他叫“五妮叔”。
其他比他年紀大的、比他輩分大的,都叫他五妮。
許五妮在1987年外出務工,回來的時候穿著西裝皮鞋,說起來在外面混得不錯。
已經有幾個人蠢蠢欲動,打算過完正月十五和他一起出去混飯吃,他們都是尚未娶媳婦的年輕人,想著出去掙幾個錢回來蓋房娶媳婦。
已經結了婚的人,缺少這份外出奔波的動力。
許新安反正是不去的,他根本就不信許五妮說的話,外面的錢絕對沒有那麼好賺。而且出去以後住哪兒?每天吃什麼?幹什麼事都得聽別人的,幹不好可能還得挨頓罵,這樣的日子他是過不了的。
再說了,他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媳婦,他要是出去了,他娘他媳婦他閨女在家裡被欺負了他都不知道!
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家裡幹活掙錢吧。
☆
正月沒過完,王玉華生了。依然是在家生的,她生孩子比較順利,許勇腦袋那麼大也順產了。這個老二完全正常,更是順利的不得了。
老二是個女孩,取名許樂樂。
從許聰聰開始,許家女孩的名字就全都是這種起法了。之前王秀芹生的第二個女兒叫許圓圓。
王秀芹在正月初五就出院了,正月初七,許圓圓吃喜面。
許聰聰家依舊沒去湊熱鬧。之前送王秀芹去醫院,那是緊急事件。但是,處理完緊急事件之後,大家就恢復日常了。日常就是,他們兩家還是鬧掰的狀態。
王秀芹出院之後在家裡坐月子,她孃家媽過來伺候的。而不管是她的孃家媽,還是許新民,都沒有登門對許新安大晚上送她去醫院的行為表示感謝。
這種情況下,許新安一家絕不會上趕著。
王秀芹剛出月子,孃家媽剛離開,許德家就吵起來了。
因為李雲香要分家!
自從王秀芹生了這個老二,她就一直在琢磨這事了。
二胎生了個女兒,王秀芹肯定還要再生老三,那就要交超生罰款,這筆錢肯定是公中出。
別看李雲香自己生老三就是公中出的罰款,但是,她卻不想讓公中給王秀芹出這筆錢。
所以,她想要分家,分了家以後,王秀芹生老三的罰款就讓她自己交。
她還可以多分點錢。
王秀芹孃家媽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