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走親戚的時間。
許新安要去給自己的姥爺、三個姑姑、兩個姐姐、兩個姨媽拜年。鄧念英也需要去給自己的兩個姐姐拜年。
通常是許新安先帶著許聰聰去走親戚,這幾天鄧念英就留在家裡陪李雲錦一起招待客人。等許新安忙完了,鄧念英再去姐姐家。
那個時候,家裡的客人也就招待完了,她不在家也沒關係。
許新安的走親戚程式是這樣的,初三一早,先把禮物給姥爺家送過去,但是不留下吃飯,約好過幾天再來補吃,他就回家接著走下一家,順序就是初三大姑、初四二姑、初五三姑,同時,初四還能去大姐家,初五去二姐家,因為許新梅和二姑許秋菊嫁到了一個村,許新紅和許冬蘭嫁到了一個村,所以,許新安去給自己的姑姑拜年,就讓許聰聰去給她的姑姑拜年,兩邊不耽誤,他把孩子送過去就行。
許新安對自己的姐姐有絕對信任,相信她們不會虧待自己的女兒,聰聰只要過去,大姐二姐一定會把家裡最好的食物都拿出來招待,而且都是聰聰愛吃的。
當然了,信任歸信任,每次回家的路上,他還是會問:“在你姑家吃什麼了?”
他也不多要求,只要給他閨女的菜有燉雞、有炸魚、有汆丸子、再有個涼拌豬肝之類的菜就行。少了哪個,他都不高興。
他閨女吃不吃那是他閨女的事,你不準備那就說明不重視他閨女,那不行!
許新梅和許新紅對自己的弟弟是有了解的,李雲錦也跟她們說過,“別拿聰聰不當回事,別看她是個小孩就敷衍她,那是不行的,過不了你弟那一關。越是她自己過來,你們越要多給她準備點吃的,孩子嘴饞,吃不到好的回頭準告狀。小孩要是告狀那可就是瞎告了,你也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許新梅和許新紅深以為然。小孩扒瞎話那都不叫扒瞎話,她以為自己說的是真的,其實都瞎到天上去了。
所以,許聰聰一個小孩去了,哪怕她根本吃不了兩口,許新梅和許新紅也會把硬菜備齊了。
還有一個原因,她們愛屋及烏,也確實疼愛許聰聰,這是她們的母親和弟弟盼了好幾年才盼來的孩子,所以,不光準備硬菜,為了哄她高興,還能做個拔絲山藥之類的稀罕菜。
許聰聰吃到這個就開心,回去的路上小嘴叭叭叭,就說在姑姑家吃了好吃的。
她高興了,許新安就高興了。
他們爺倆這三天走親戚都和許新建一起,路上瞎聊,許新建就問許聰聰“吃了幾個肉丸子、炸魚有沒有刺、誰給你挑的刺”之類的無聊問題,問著問著,就會蹦出一個“在姥姥家吃的好還是在姑姑家吃的好”這樣的對比問題。
心眼多的小孩可能會說“都好”,但是許聰聰沒有這個心眼,她是實心的,“姑姑家好。”
許新安跟自己的閨女一樣沒心眼,或者是不在乎,跟著就補充一句,“她姥姥家啥也沒有。也就能吃飽,吃好就別想了。”
許新建跟他們倆是一丘之貉,接著就吐槽自己的丈母孃家,“許勇姥姥家也這樣。過個年跟沒過一樣,啥好的也捨不得買。玉華要提前把年禮送過去,不然他家祖先都吃不上點好的,沒東西上供。”
許聰聰也不知道聽沒聽懂,反正她聽著爸爸和叔叔一起吐槽自己的丈母孃家,一路都笑得嘎嘎的。
許新安不得不把圍脖給她往上提一提,擋住嘴巴,防止她喝冷風。
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送走了親戚的鄧念英和王玉華也聚在了一起,一邊喝茶一邊吐槽許新安和許新建在初二那天的糟糕表現。主要圍繞“沒有眼力見、懶、眼裡沒活、不講衛生”來反覆進行討論。
王玉華還跟許三妮說:“以後你找物件,找個勤快的,眼裡有活的,別跟你哥似的。”
許三妮想說,“嫂子你孃家哥哥倒是勤快,眼裡也有活,但是他太窮了,太矮了,也太醜了,娶不上媳婦說不上物件啊”,這話能說嗎?必須不能啊!
她嫂子圓胖臉,長得挺好看,也很喜興,不知道為啥,她哥和她長得沒有一絲一毫的相似之處,任誰也不可能聯想到他們倆竟然是兄妹!
許三妮縱然再愣頭青,也知道這話要是說出口,她和她嫂子的關係就算徹底完蛋了。
所以她只是癟了癟嘴,說道:“我還早著呢,別跟我說這些!”
王玉華和鄧念英笑得厲害,她們覺得許三妮是害羞了。
許三妮懶得搭理她們,帶著許明明和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