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周的銷售例會照樣由劉經理主持,雖然沒有正式下檔案,但大家都不拒絕他忙前忙後的記錄。他把公司的檔案唸了一遍,然後銷售員挨個發言,只有小何沒說話。
老黃先說了去瑞昌的行程和客戶反饋,主要是缺乏信任度,即使對產品有購買意向,也不敢輕易買進,所以建議公司考慮鋪貨進場的模式。
劉經理用筆飛快的記錄著大家的發言。
姜姚說到贛南的位置不及潘陽湖流域,漁網產品的需求則呈現出多樣化,贛江流域的深山淺水,網箱養殖都有豐富的基地,產品需求接近粵北,建議公司考慮產品的多樣性。
等到劉經理記錄完大家的發言後,再一看,都是大家在對公司建議這樣,建議那樣,感覺公司還沒有制度呢。
只有小何像個學生一樣只靜靜的聽著,一句話不說。劉經理想到小何這趟出門,晚上都要住軍分割槽招待所說,說只有這裡才安全。他晚上是安全了,白天還是把錢包丟了。
劉經理很仔細的記錄下每個人的發言,說是等他跟總公司溝通後再給大家回覆。老黃有點失望,覺得很多事情還得等總公司的答覆,九江分公司像是個臨時派出機構而已,給一個臨時派出機構提那麼長遠完善的建議,別人都會給他提意見了。
會後,老黃去了志平房間裡報銷費用,他不解的問志平,既然是跑業務,為什麼來分公司來呢?留在總公司,要比分公司條件好太多了。
志平沒回答他,現在確實也回答不好。曾經的夢想是仗劍走天涯,現在的親身體驗是自己武功平平,說仗劍就有點搞笑了,這劍最多也就是在公園晨練的老年人玩的那把太極劍吧?
這一次連鋪貨進場九江公司都不能決定,這裡的業務最多隻能算是資訊聯絡員了,哪裡還有談什麼營銷呢?
在總公的時候,志平有時參加銷售例會,高總的發言總是一語中的,透徹深刻。把與人相處,當做是一門藝術來對待,既有處變不亂的能力和臨場決斷的智慧,又有運籌帷幄的謀劃。
談業務能做到如此駕馭,不管結局如何,對這個洽談的過程一定是滿足的。
當志平把自己心裡的想法說出來時,老黃也沉默很久。他說志平還是書生意氣,太理想化了。
老黃說他在市冷凍廠做業務許多年了,也瞭解環巢湖漁網的生產基地,大大小小不下50家的漁網廠,但成規模的也就那麼幾家,環湖能脫穎而出,真的就是像高總宣傳時說的那樣,完全靠能力上來的嗎?
肯定有當地政府主導的原因,當然政府會參考市場,會把漁網產業放在全國範圍內考量扶持,能振興巢州經濟發展的企業優先扶持。
志平第一次在遠離環湖的地方議論高總的成敗得失,而這些話他在總公司時,也只能自己一個人苦苦思索,沒法說出來的。
現在聽了老黃這番話,志平更加覺得老黃說的有道理。他想到在共青城能促膝而談的,只有姜姚和老黃了,他也漸漸明白許多想法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清晰。
他對未來的看法不再是熱血衝動,他也將慢慢從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青年變成一個穩健踏實的男人。
陽光從南面窗戶照進來,志平感覺渾身暖融融的。他感覺這是最放鬆的時刻,許多事情說清楚了,哪怕無解,心裡也會痛快。他早已認定馬國興只是個衣著講究的好面子之人,幾乎沒有能力。所以他也就從不指望拉破車的老馬能解決什麼問題了,這樣心裡反而不堵。
老黃拿著本雜誌在認真地看,志平卻在暖融融的陽光下泛起春困,眼皮抬不起來的睏乏,一會竟睡著了。
二
次日是自由活動日,該洗的衣服拿出來洗,該買的鞋子上街去添置,週末這一天真的是無拘無束。
志平想到王歡給他買的鞋子和衣服還沒怎麼穿,南方的春天已經像初夏一樣熱起來了。自己衣服也不需要買,於是吃完早飯拿了一本《約翰克利斯朵夫》往河邊走去。書裡有王歡留下來的綿軟的字跡,志平只坐在河邊,望著王歡寫的字發呆,卻打不起精神,書裡的字,一個也看不下去。
春天的太陽,照的志平背後暖烘烘的,像是背了一個火盆,田間地頭是大片的紫雲英,開著燦爛熱烈。扇動著翅膀的小蜜蜂,在花間裡來回穿行,陽光下的萬物生長,在這溫暖的好天氣裡爭分奪秒呢!
志平一抬頭,發現劉新兵和老黃兩個人一路邊走邊說的往渡口而來。遠遠的老黃也看見志平了,便微笑的招呼志平也逛街去啊,志平收起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