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湖面多霧,猶如牛乳一般,濃稠如漿。
十米開外,便什麼都無法分辨,十分的危險。
喬明他們,只有硬生生地等著。
直到上午十點過後,大霧散去,太陽完全顯露出來。
才找老唐,要了一艘電動的小船,駕著小船,開出島來。
小船由電力驅動,在平靜的湖面上航行,既快又穩,靜悄悄地,不發出一點聲音來。
這小船,原來是市政管理部門,用來巡查湖面的,工作用船。
和其他柴油動力的船艇相比,雖然噸位小很多,但環保高效,操作簡單。
費用,也要低上許多。
雖然只有這兩三艘,卻是最受歡迎,使用的次數最多。
現在,更是成了寶貝。
只有這幾艘電船,可以悄無聲息地航行,已然成了小島出行,唯一的交通工具了。
可畢竟,現在電力的供應,已經斷絕,這船上蓄電池,用一點就少一點。
因此,即便現在島上的人們,根本無處可去,也依然將這電船上的餘電,看得金貴無比。
只用了十來分鐘,小船便已經重新靠岸。
喬明他們三人,踏上岸邊堅實的陸地,衛奇便不知道從哪裡,摸出來一把長劍。
隨手挽了一個劍花。
隱隱之間,竟泛出些暗紅色的劍芒來!
那劍芒一閃而滅,悄無聲息,居然,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雷電之意。
喔次奧!
這寶貝玩意,一露相,就直接高階感滿滿。
喬明手裡那支黑乎乎的鐵傢伙,本來感覺還有些來歷。
但和這自帶特效的神器一比,簡直就像是充話費白送的垃圾。
喬明仔細打量了一下,驚奇地發現。
衛奇手中,這隱約間,似有雷鳴鏗鏘之意的長劍,並非金屬。
那劍身,通體暗紅,紋理細膩。
竟是一把包漿滿滿的木劍!
不僅如此,那木質的劍身,似乎還周身鐫刻著,無數精美的符文。
細節滿滿。
頓時,就顯示出十分的不凡來。
學建築的喬明,並不費勁地就能判斷出,那木劍的材料,也並不名貴。
看上去,應該就是古代木質建築中,樑柱部位,最喜歡用的一種紅棗木。
這種木料,木質堅硬、韌性出眾。
加上民間傳說又可辟邪,古時候,多用來做建築樑柱等,關鍵結構所用。
但要比起更為名貴的小葉紫檀、大紅酸枝、海南花梨這些來,就顯得十分的大眾了。
但不知怎的,就是這普通的材料,不起眼的一把木劍。
卻在那衛奇手中,無端就逼格滿滿,猶如神器一般。
簡直就有一種,光芒四射的感覺。
一路上的實際情況,和喬明在圖上模擬的,差別不大。
三人的小組,由衛奇開路,喬明斷後,小李子則手持長弓,一路居中。
小李子所持的長弓,也有些古怪,和原來看到的那些現代複合弓,完全不同。
喬明仔細打量,那弓的款式,簡單古樸,並沒有太多的彎曲折轉。
放鬆情況下,就像一根稍有彎度的木棍。
這木棍很長,比起接近一米八個子的小李子,也只稍短一截而已。
看上去,有點像電影裡,古代歐洲弓兵們,常用的那種長弓。
之所以說這弓也有些古怪。
是因為,這看著像棍子的長弓兩頭,居然都是劍梢一般的金屬。
頭尖可刺。
兩側,則都是可砍可削的鋒刃。
只有那長弓中間的兩尺範圍,纏繞著麻繩,是手持的部位。
更為不俗的是,那制弓所用的木材,及其少見。
喬明憑藉自己的所知,也只能猜測這用料,應該是十分名貴,難得一見的桑拓木。
而這種木材,因為文化的原因,不被推崇,雖然有著極好的韌性,卻及其少見。
看來,這把怪弓,也非凡物。
應該也是從老唐那裡,蒐羅來的寶貝。
至於是送是借,倒也一時搞不明白。
登陸點到第一個觀察點,也就百來米的距離。
三人按照事先的安排,小心翼翼地觀察前進,倒也十分的順利。
現在,那圖中標註的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