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大哥,到底有多少軍事常識,亦或只是巧合。
這三人之數,恰恰就是我軍,步兵戰術的巔峰之作。
——三三制的基本戰術單元。
由三個戰士,組成的戰術小組。
有攻擊、有掩護,有機動、有協同。
能夠演化出,許多可攻可防的,戰術手段來。
要講起這些,衛奇絕對是當仁不讓的專家。
腦海裡的想法,立即就豐富起來。
的確,只要有足夠強的三人,協同配合到位,靈活機動的前提下,也不是不能一試。
想到這裡,衛奇頓時就有些眉飛色舞。
喬明卻不管這些,繼續說。
我們三個,都不要帶槍。
到處都是喪屍,開槍就是個死,實在是沒有什麼作用。
我就用你給我那把長劍,你自己找件趁手的傢伙,小李帶弓,我們都用冷兵器。
儘量悄無聲息,觀察前進,看清一步,前進一步。
小李負責遠距離狙殺,清除障礙。
我們倆,則左右護衛,貼身確保小李的安全,先試一試,能夠深入多遠,看看情況再說。
說到後面,兩人討論得越來越對路。
索性,就叫來了小李子一起。
喬明則找來紙筆,刷刷幾筆,小城大致的城市格局,便勾勒了出來。
畢竟是專業人士。
很快,就憑藉著先前的記憶,將小城各個區域的道路交通,城市格局,甚至包括重要超市、藥店的位置,都給一一標註得清清楚楚。
短短不到十分鐘的時間。
那紙張之上,已經描繪出了小城的大街小巷。
不管是街道的比例尺度,還是建築院落的位置大小,與實際比例,幾無差距。
那標註的字型,都猶如印刷一般的工整,這所謂的草圖,要放在任何一個理工男眼裡,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在衛奇和小李子,看著這僅用十來分鐘,剛剛新鮮出爐的手繪草圖。
由衷地感嘆,這徒手繪圖的功夫,如此了得的時候。
喬明卻是把筆尖,重重地,在那猶如藝術品一般的草圖上,點了一點,畫了一個圈。
說明天一早,我們先去這裡!
這位置,在圖上十分的清晰,作為土生土長的小城居民,衛奇和小李子一眼,就看了個明白。
喬明點的這個位置,就在濱湖路上。
從湖畔的岸線登陸的話,只需要穿過一段濱湖公園,和幾十米寬的濱湖路,便可以到達。
那地方,處於一個丁字路口上,兩面臨街。
一面是濱湖路,另一面,是通向小城縱深的一條大道,叫做江北路。
兩條道路,都是雙向六車道的主幹道。
這意味著,這地方兩側,都是開闊地,周邊情況,一覽無餘。
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能夠可以進退自如的,風水寶地。
不僅如此,這地方的建築群,還是一個開放的聚落。
四周都有寬闊的街道,四通八達,每棟房子,都有足夠開闊的視線,可以觀察。
三人都知道這個地方——漢豐街道的社群鄰里中心。
這是喬明剛剛當上住建局一把手時,親自主抓的一個民生專案。
旨在方便居民生活便捷度,改善社群居民的生活品質。
其實,這鄰里中心的原理很簡單。
就是建立一個社群級別的,綜合服務體系。
這個體系,囊括了社群的所有管理。
包括社群辦公樓,老百姓要辦個事,在這裡,基本就可以完全解決。
除此之外,醫療、百貨、菜市場、體育鍛煉,等等日常的生活所需,這裡都可以保障。
最為關鍵的是,這中心,透過各種方便順暢的交通設施,與周邊的居民,無縫銜接。
六百到八百米半徑內,兩三個平方公里的老百姓。
都可以輕鬆地步行,或者騎著腳踏車,到達這裡。
正因為有著這樣強大的功能,喬明知道。
不出意外的話,這裡,應該可以找到文廟小島上需要的,大多數物資。
而且,喬明也清楚,正是應為這裡物資相對充沛,有有著許多的倉儲空間。
在選擇避難設施布點時,並沒有將這裡,納入進去。
既方便進出,又便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