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邀請鄭和一同去浙江,鄭和笑道:“船廠還得有些雜事,還得咱家處置。先帝罷去下西洋,人心慌亂,如今又盼著新皇重開下西洋,這等時候,還得咱家在南京鎮著。”
趙輝點點頭,便自己啟程,經長江,至鎮江入江南運河,一路經常州、蘇州往杭州而去。
到蘇州時,船舶停在閶門外,趙輝有心要看一看紅樓夢裡描寫的“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閶門,一見之下,這裡果然燈紅酒綠,花船畫舫,鶯鶯燕燕,令人流連忘返。
趙輝在這裡聽了一晚吳女歌唱,使了好一把子力氣,才將那吳女給撫慰好了。
早上起來,他又去閶門附近轉轉。
閶門邊有座水門,那裡是附近貨棧商賈的裝卸貨碼頭,大清早就有數十名青壯年在碼頭的橋邊等著,左右張望,也不知在等什麼。
趙輝問鐵閣,“你說這些人是做什麼的?等著招工?”
鐵閣便跑上前去攀談,回來稟報趙輝:“這些人都是短工,每日在這裡等著東家招募,工錢一般都是一日一結的,所以每天早上就來這裡等著人來把他們僱走。”
趙輝含笑道:“果然,哪個時代都有幹日結的,這活可不輕鬆。”
站河邊看了一會,不時有幾個穿著體面的人過來與他們講了幾句,然後或帶走一二人,或三五人。
這時,船上的親兵來尋趙輝,好不容易找到了,急道:“大都尉,蘇州地方府縣、衛所,好幾路官員都急著尋您呢。聽說您來了,紛紛在船邊候著呢。”
“我不是讓你概不會客麼?怎麼走漏了風聲?”趙輝此行是來微服私訪的,是要看一看民間商業與海貿的,若是跟這些地方文武迎來送往,那就看不著什麼了。
趙輝連忙跑回船上,命艄公趕緊開船。
船隻一路向南,至吳江盛澤時,天色已擦黑,便讓船伕在此下錨,趙輝登岸,想找點當地美食消遣消遣。
此時天已經快黑了,盛澤街上竟然還有許多行人,兩旁商行酒肆林立,頗具規模。
趙輝與鐵閣主僕二人,經過一處酒樓,被門口的小二熱情地問候:“客官是要用飯嗎?鄙店太湖三白、盛澤美食,樣樣都有。”
趙輝意動,便被引入了店內。點了幾樣酒菜,又在掌櫃推薦下,要了一碗梅菜燒肉、一碗醬肉和一盤瓶裡菜,這幾樣都是當地的美食。
趙輝邊吃邊問掌櫃:“店家你們這鎮子這麼熱鬧,是不是都是往來的客商?”
掌櫃答道:“格麼當然,東南西北都有客商來咯,還有本地的織戶,織好了絲綢布帛,就到市上來發賣,當然就熱鬧了。”
“那你們有出海去賣的麼?”趙輝含笑道。
掌櫃面色變了變,小聲道:“朝廷不讓出海賣的,要是被捉住,殺頭抄家也是輕的。”
趙輝笑了笑,示意掌櫃把耳朵湊過來,低聲道:“我是南京來的,也想做出海的生意,不知道掌櫃有沒有門路?”
掌櫃面色劇變,連連擺手,“沒有,沒有,我沒有。你要不去浙江問問吧,那兒人膽大。”
見趙輝沒有什麼異狀,掌櫃這才稍微大了些膽子,對他道:“聽說我們這裡的綢緞,都是浙江人收了去,然後偷偷出海,賣往東西二洋的。”
趙輝心裡有數,這裡離得浙江也不過半日水路,到底出海的全是浙江人,還是也有蘇州府的人,恐怕誰也理不清。
用完飯,趙輝有心尋一處客棧歇息。
他走在街上,還能聽到周圍民居中“札札”的機杼聲。
從剛剛掌櫃的口中得知,這裡的百姓大多不種糧食,而是以種桑養蠶、織布販賣為生。
一戶人家,往往女人養蠶,男人織布,一年所得,要比種地豐厚得多,然後拿得來的銀錢買米買肉吃。
就在這個小鎮,趙輝看到的是這個時代社會分工的細化與商品經濟的興盛。
第二天趙輝又繼續南下,進入浙江嘉興府海鹽縣。
這回他扮作商人,搭了一戶漁民家的船,前往一個叫武原的港口。
武原比較荒涼,卻有個小小的港灣,可以直通外海。
到了小港,這裡只停泊著寥寥幾艘船隻,破舊不堪,看來大多是打漁船。
據漁民所說,這裡是一處下洋點——每隔一段日子,就會有海船來這裡收貨。附近商戶也會駕著小船將一船船的貨物運送過來,到時候會十分熱鬧。
果不其然,過了一會,陸陸續續有幾條小船搖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