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束手就擒漢王爺(1 / 2)

韋賢正與王斌商議如何綁了朱高煦去邀功。

韋賢的意思是,直接派兵攻殺朱高煦,這樣雖然最暴力,但其實是最穩妥的,朱高煦一死,城中士卒便都可以活命。

王斌是朱高煦的偽大帥,下不了這個死手,他是朱高煦的親兵出身,跟隨他出生入死,可不想殺害自己的主人。

兩人就要爭吵起來,王斌低喝道:“別吵了,聲音再大一些,被人聽去,我倆還有命不?”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喧譁之聲與士卒特有的甲冑摩擦之聲,王斌大驚失色,拔出刀來,開啟門張望了一眼,隨即迅捷地關上門了。

王斌臉色煞白道:“大事敗露了?殿下的親衛殺進來了。”

韋賢也是大驚失色,“怎麼可能,我剛到你這裡,此等大事可從來沒跟別人說過。”

兩人面面相覷,一個不可置信的猜測在他們腦中冒出來。

“難道是……”

王斌臉色漲得通紅,持刀猛地衝了出去,與朱高煦的親衛殺在了一處。

王斌久經戰陣,可是再勇猛也無法以一敵十,很快被士卒砍翻,腦袋被割下來拎在手裡。

韋賢雙腿發軟,斜靠在門口,整個人漸漸滑倒,一屁股坐在地上。

兩名士卒大步踏上前來,一個人一把抓住韋賢的髮髻將他提了起來,另一個人一刀砍在韋賢脖子上。

“噗……”一大團血霧噴薄而出。

朱高煦拿到了兩顆人頭,帶著十餘名貼身親衛,隨即開啟齊川門向朱瞻基投降。

朱瞻基大喜,派人將漢王好生照看,並傳諭濟南城,讓城內守卒放下兵器,等待天明後大軍入城。並嚴厲警告,如有敢趁夜襲擾搶劫百姓的,殺無赦。

……

大軍班師回京,路上,柳升提議道:“陛下,不如移師彰德,滅了趙王朱高燧。”

文官們大駭,這是武將們覺得打仗打得還不過癮吶?

朱瞻基有些猶豫,畢竟對他皇位有威脅的只剩下趙王這個親叔叔了。朱高燧、朱高煦和自己老爹朱高熾都是徐皇后所生,都是嫡子,說起來也是神奇,朱棣的幾個兒女都是靖難前所生,靖難成功後,再沒有生下孩子,據說朱棣打仗時傷到了。

楊士奇連忙制止,勸諫道:“趙王並無顯跡,且及時將信使人頭送進京,可見十分恭順,無罪不可濫殺,否則天下諸王人人自危,建文之禍,便起於此,陛下不可不察。”

說的是當時建文帝胡亂削藩,搞得天下諸王人人反對,這才逼得燕王起兵造反。大明朝自己的血淚教訓就在眼前,更何況雖然如今藩王的兵馬少了許多,可還是有不少強藩的,比如楚王,這傢伙至今還有三萬多人的護衛。(第一代楚王朱楨和朱棣同年去世,現在是第二代楚王朱孟烷,楚藩一向恭順,還曾出兵助戰交趾)

趙輝也助攻道:“自此之後,還有哪個藩王敢在陛下面前上躥下跳?陛下反掌即可滅之。”

遂議罷。

回京之後,朱瞻基將漢王朱高煦囚禁在皇城,不過對於朱高煦的兒子們就沒那麼客氣了。漢世子朱瞻垣被朱瞻基賜死,其餘七八個兒子,統統送到鳳陽去守陵。

大事已定,朱瞻基正式開始治國,第一件大事便是討論是否重開下西洋。

先前,也就是今年上半年,那會兒還是朱高熾線上的時代,他聽從文臣的教唆停掉了下西洋。

本以為此事就此GG了,哪知道朱高熾待機時間實在太短,停辦下西洋的旨意下了還沒多久,新皇朱瞻基就登基了。

朱瞻基可不像他爹,事事都願意聽文臣的,他更有自己的想法,加上他被趙輝薰陶之後,更加覺得下西洋不可輕廢。

朝野爭執不休,文官幾乎一面倒地支援停罷下西洋,武將們則大多支援繼續下西洋,畢竟揚我國威的壯舉,還得是糙漢子們更熱衷一些。

文武爭議不休,朱瞻基遂派遣趙輝與鄭和一同南下,去江南考察調研海貿一事。

鄭和帶著趙輝先去了趟龍江造船廠,那裡是最大的下西洋寶船生產基地。

走進造船廠,不對這已經不能叫廠了,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城池,裡面不僅有民居,還有街道、農田、菜園,按趙輝的叫法,得叫龍江船舶工業園區才對。

兩人騎馬行了有三里路,這才穿過了生活區,來到了生產船隻的“工業區”。

趙輝張大嘴巴抬頭望著巨大無比的寶船,吃驚道:“真有這麼大的寶船啊。”

鄭和頗為自豪道:“這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