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又要北征,可把大臣們給急壞了。國家剛剛建了新都,錢糧跟流水一樣花出去了,還被一把火燒了半個皇城,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戶部尚書夏原吉與禮部尚書呂震、兵部尚書方賓、工部尚書吳中等人便一起商量,看看能不能把朱棣給勸回來。
這幾年朝廷是真的能花錢,北面打蒙古,南面打交趾,還要造新都、造寶船。
雞賊的朱棣讓鄭和下西洋,工部造寶船使用者部的錢,然後下西洋獲得的收益就入了內帑,進了朱棣的私人賬戶。
工部尚書吳中說起此事來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幾個人商量著把大明朝的家底盤一盤,然後再給朱棣上奏。
不想,朱棣是個急性子,很快召見方賓。
方賓只好實話實說:“陛下,朝廷近年來連連出兵,交趾的黎利到現在還未平定,糧餉實在是不足以遠征。”
朱棣很是惱怒,將方賓斥退。
又召見夏元吉,夏元吉道:“自永樂十二年以來,邊儲消耗一空,眼下糧草只夠將士備禦之用,不足以供給大軍。況且近年師出無功,戎馬物資,十喪其九。災害間作,內外俱疲。陛下聖躬少安,還需時日調養,此時實在不宜再發大兵。”
朱棣大怒,把夏元吉貶到開平去督運糧草,方賓也被派去提點靈濟宮。
靈濟宮是道觀,供奉的是南唐的二王徐知證、徐知諤。(啊哈,巧了,貓頭上本五代十國的書,這兩人也友情客串了一把)
據民間傳說是朱棣北伐漠北時染下了寒疾,一直好不了。是夢見二王后,二王送了一劑方子給朱棣,竟然藥到病除,朱棣便重修了靈濟宮,列為京師官廟之一。
但朝廷重臣們都知道,朱棣是服用了靈濟宮的丹藥,古代煉的丹都是重金屬,都是大燥大熱之物,對上朱棣染的寒疾,剛好能緩解罷了,實則很傷身體。
夏元吉勸朱棣再調養些日子,其實也是在規勸他少吃丹藥。
朱棣又召見吳中,說得跟方賓、夏元吉差不多,更是怒火沖天,下令把夏元吉召回來,關進內官監,還把他家給抄了。
方賓到了靈濟宮,還在思考朱棣貶他來管理道觀的內涵到底是“遲早藥丸”還是“自求多福”。正巧有內侍來靈濟宮進香,聽說朱棣震怒夏元吉被抄家下獄,心說這下真是要完,當晚就上吊自殺了。
另外,大理寺丞鄒師顏也躺槍,理由是他曾代理戶部事,大致意思是沒給朱棣當好這個家唄,跟夏元吉當獄友去了。
接連處理了三位重臣,朝野終於紛紛閉嘴,既然皇帝鐵了心要打仗,那就打吧!
正好,阿魯臺攻陷興和,朱棣就更有理由親征了,立刻提大兵,殺向漠北。
這次北征,由張輔總督糧草,先前因為張輔試圖永鎮交趾,朱棣心存芥蒂,不過千里遠征,糧草最為重要,張輔也不算是被冷落了。
中軍則由柳升督帥,以朱榮為先鋒。
而趙輝,光榮的獲得了前運總督官的崗位。
這個官職聽起來很大,但帶了個“運”字,就知道它的職能了——督運糧草,運至軍前。
這次遠征,張輔將糧草運輸工作分為前後兩個環節,後運負責將後方的糧草運到塞上各倉庫儲存。前運的則負責將各倉庫裡的糧草運到大軍手中,大軍跑到哪裡他就得運到哪裡。
趙輝只是三個前運總督官之一。
不過趙輝也不是純粹的運輸隊大隊長,為了保護糧草,朱棣還是分了騎兵一千、步兵五千給他指揮。
出征前,朱瞻基跟趙輝開玩笑:“姑爺爺本事不小,怎麼就撈到一個運糧官?”
趙輝呲牙道:“中軍主帥是安遠侯。”
朱瞻基這下明白了,大家都知道柳升跟趙輝不和,絕不會錯過給趙輝穿小鞋的機會。
此次北征,明軍將星如雲,朱棣也不管這種小事。
朱瞻基嘆道:“這次出征,皇爺爺說什麼也不帶我了。”
上次朱瞻基衝得太猛,差點被圍,把朱棣嚇得不行,損失點兵馬不要緊,寶貝孫子可不能有所閃失。因此,這次不帶他。
趙輝則勸朱瞻基去求朱棣帶上他一起去,不是每個皇帝都有機會親自上前線的,這種歷練,可遇而不可求。
也就朱棣會親自操刀上陣,對比同樣三徵漠北的康熙,根本前線都不到,只在邊境督軍。
趙輝敢放心讓朱瞻基一起去,無他,因為他知道歷史,朱棣後三次北征,根本沒遇到阿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