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來到文華殿,太子與東宮幾個屬官正在偏殿內議事。
趙輝進了殿,忙行禮參拜。
太子虛扶道:“姑父快快請起,都是自家人了,就是找你敘敘話。”
趙輝有些受寵若驚,以前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千戶,想見到太子那是天方夜譚。
輔佐太子監國的詹事蹇義給趙輝介紹道:“陛下北征大勝,已在班師的路上。但此次出征,皇上查明軍中將領多有貪墨舞弊之跡,以至於員額缺損、戰力大減。皇上已懲處了多名公侯武官,行在的塘報已發至京師。”
趙輝心說:“這跟我有啥關係,我現在甚至連千戶都不是了。”
太子彷彿看透了趙輝的心思,解釋道:“我作為太子,少不得就此事上奏,條陳自己的意見。召姑父來,就想了解一下軍中的弊病。”
趙輝覺得太子想問他,估計是看中他先前是千戶官,有底層管理的經驗。
趙輝對於軍中弊病,那還真是瞭解一些的。
但是明軍戰鬥力的下滑幾乎是不可逆的啊,因為經過了明初的大戰過後,內地已經沒有戰事可以打,那各地衛所計程車卒戰鬥力當然會下降了。
至於說大明衛所制度的弊端、土地的兼併,那都已經是植入根子裡的絕症,趙輝是不願意提出來,也不可能提的,畢竟這都是得罪人的事情。
趙輝想了想,才答道:“臣以為,我軍戰鬥力下降,根源有二。一是訓練少,二是打仗少。”
趙輝給太子及在場的幾位大臣們講了個士卒中流傳的笑話。
說是有個衛指揮使領兵剿匪,結果居然反過來被土匪暴打。
正想逃跑的時候,突然天降神仙,把匪徒打得落花流水。
官軍因此大勝。
指揮使連忙跪下,問神仙:“敢問上仙是哪路真神,前來搭救我等?”
那神仙說:“將軍和麾下士卒對我有恩,我是來報恩的。”
指揮使一臉懵逼,自己和士卒除了會欺負百姓以外,似乎沒做過什麼好事。
神仙說:“我是靶子神,這麼多年,你們衛所從來沒射過箭,所以我特地來報恩。”
眾人紛紛莞爾,但笑著笑著便笑不出來了。
太子憂心忡忡地問道:“衛所訓練真的廢弛如此?”
趙輝道:“京軍尚時有鬆懈,地方的衛所,那就更不堪了。地方的衛所兵,一大半還要操持生計,或種田,或漁樵,即便有空閒,也樂於做工打雜,哪願意練兵?”
太子痛心地點點頭,這些事情他也是有所耳聞的。
老朱創下的衛所制度,開國初固然起到了推動生產力、穩定局勢的作用。但國家一旦承平,衛所計程車卒特別是內地的衛所兵開始民化,種地、打漁、砍柴,跟普通百姓並無不同。
他們也是人,也有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啊。
都沒有仗打了,那練兵當然是能躲則躲了。
兵練得少,遇到戰事,那自然是打不過的了。
還有一點,其實也很要命,那就是空額。
空額原因有很多,比如士卒逃亡、軍官故意放任等等。但此事說出來也解決不了,還平白得罪人,只能從長計議。
太子覺得趙輝說得很切中要害,又問他有什麼對策。
趙輝便一五一十把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
趙輝提議,仿照唐朝府兵,建立“番上”制度。即地方衛所計程車卒,輪番到某處駐守。
其實這個制度趙輝是照搬了幾年後朱棣在燕京推出的國策,但趙輝一開始就加以了改良。
即兩京附近的衛所,輪流到京上番。
山東、浙江、福建等地衛所,則輪流去防禦要害。
邊疆的衛所,則去邊境駐守。這樣採用就近原則,避免了上番計程車卒不遠千里去上番,勞民傷財。
番上制度,可以同時兼顧訓練與戰鬥。一來,上番計程車卒會受到更有力的監督,二來,上番計程車卒有仗可以打,戰鬥力就不至於下滑得過快,以戰代練。
朱高熾聽得頻頻點頭,他原只是想了解下京軍士卒的訓練情況,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竟發現了趙輝的才幹。
見周圍的文官們也愣愣地聽趙輝講,朱高熾沒好氣地道:“先生們可記下了沒?”
邊上的文臣趕忙拿起紙筆,將趙輝所說的,按緊要的寫下來。
趙輝見大家對自己所說的如此重視,心下歡喜。
便將自己所知所學也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