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急忙趕回官廠,施濟孫跪倒在鄭和麵前,眼中滿是淚水。
“鄭公,施二姐篡奪我王位,殘害忠良,舊港百姓苦不堪言!您身為天使(指皇帝的使者),豈能坐視不理?”施濟孫聲音顫抖,伏在地上哭訴。
鄭和淡淡道:“施大人,注意你的言辭,你是大明的舊港宣慰使,可不是什麼三佛齊國王。”
“是是是,公公說得對。”施濟孫更加謙卑了,在地上跪行,到了鄭和腳邊,抱著他的腿,“鄭公,濟孫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棄,願拜為義父。”
鄭和:“???”
鄭和嗤笑道:“好哇,你要學那呂布?就憑你?給我當乾兒子,我還看不上你呢。”
“義父!只要您助我奪回大位,整個舊港,您看上哪塊地,哪塊地就讓給您。下官願年年進貢,歲歲來朝!世世代代奉大明為主。”施濟孫覥著臉笑道。
鄭和一腳甩開施濟孫,心中暗自鄙夷。施濟孫雖然是大明冊封的舊港宣慰使,但能力平庸,性格軟弱,除了會到處磕頭求爺爺告奶奶外,其膽魄與能力根本不足以掌控舊港。
然而,施二姐雖然精明強幹,卻對大明始終保有戒心,甚至屢次縱容她夫婿阿卜杜勒·拉赫曼欺壓舊港的大明商人和百姓。
兩相權衡,為了大明的利益,是不是要干涉舊港內鬥,把施濟孫這孫子扶持上位呢?鄭和也有點猶豫不決。
“施大人,”鄭和緩緩開口,“此事非同小可,我需要與部將們商議。你先退下,留在官廠中休息,待我有了決定,再通知你。”
施濟孫連忙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多謝鄭公!多謝義父!”
鄭和罵道:“不要叫我義父,我可沒認你做乾兒子。”
施濟孫離開後,心中卻並不甘心。他知道鄭和還在猶豫,會不會出兵干涉還兩說,便動起小腦筋來,決定給加把火。
他暗中召集了幾名心腹,低聲吩咐道:“你們立即去城中散佈謠言,就說施濟孫願意割地給明軍,鄭公公已答應出兵剷除施二姐。記住,謠言要傳得越廣越好,尤其是要讓阿卜杜勒·拉赫曼的人聽到。”
心腹們點頭領命,迅速離去。
與此同時,施濟孫又派人聯絡與他相熟的華商,重金利誘之。
第二天,一名華商匆匆趕到大明官廠,來求見鄭和,神色慌張地對鄭和彙報道:“鄭公,大事不好!草民偶然聽到訊息,施二姐已經暗中在集結衛隊,準備搶先下手,攻打咱們大明的官廠!”
鄭和聞言,眉毛挑了挑:“此話當真?”
華商連連點頭:“千真萬確!小人親眼所見,施二姐的衛隊已經在暗中集結,海上的船隊也在一艘艘的回港,鄭公派人一探便知,恐怕施二姐不久就會動手!”
鄭和沉吟片刻,重賞了這名商人,並下令讓全軍加強戒備。
施二姐這邊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她丈夫阿卜杜勒·拉赫曼的手下在城中也漸漸發現了明軍的異常,有許多船隻從寶船上吊運各種貨箱,運進官廠,甚至還有大大小小的各種火炮。
從貨箱掉落的碎屑來看,箱子中裝的很有可能是火藥。
明軍正在為戰鬥做準備!阿卜杜勒·拉赫曼連忙回去慫恿施二姐。
“你們中國有句古話,先下手遭殃……”
施二姐不耐煩道:“是先下手為強。”
拉赫曼:“啊對對對,先下手為強啊。現在明軍很明顯在備戰,而我們如果乖乖等他們準備好糧草軍械,那還打得過嗎?”
拉赫曼苦口婆心道:“只有趁機先動手,將鄭和擊殺在官廠中,明軍失去主帥,一盤散沙,我們才有一線生機哇。”
施二姐猶豫了一會,終於大聲道:“好!來人,傳令!”
明軍官廠內,鄭和站在望樓上,看著不遠處的舊港城,神色凝重。他剛剛接到探子的報告,施二姐的衛隊已經開出他們所謂的王宮,正在王宮前的平地上列隊。
看著他們鬆鬆垮垮的陣型,鄭和不屑地笑道:“沐猴而冠,螳臂當車!”
便也傳令明軍開出官廠柵牆外,列陣迎敵。
明軍迅速行動起來,火炮被推出城牆,士兵們手持火銃,嚴陣以待。
一直到夜幕降臨,施二姐的衛隊才悄悄逼近明軍官廠。
與此同時阿卜杜勒·拉赫曼率領一支數百精銳,試圖從側翼偷襲。然而,他們剛剛靠近官廠,便被明軍的哨探發現。
“敵襲!敵襲!”哨兵高聲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