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剛剛破曉,兀良哈賊眾剛剛醒來,驚疑不定,匆忙之間慌忙上馬備戰。
朱瞻基親自上馬,帶領騎兵分三路衝擊兀良哈,獨留趙輝坐鎮中軍。
說是中軍,其實只有二百火器兵、一百刀牌手、一百長槍手。
趙輝親眼看著朱瞻基這個皇帝打著黃龍旗衝入了敵營之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不愧是是文皇帝選的好聖孫啊。”
朱瞻基一馬當先,連射三箭,連殺三人,侍從們士氣大振,跟著朱瞻基在敵營中奮勇衝殺起來。
兀良哈三衛以朵顏部為主力,所以也叫朵顏三衛。
朵顏部之前的首領左都督扎木孛羅永樂二十年時被趙輝、朱瞻基所殺,右都督脫魯忽察兒為掩護自己兒子,也被明軍陣斬。
脫魯忽察兒死後,由弟弟哈剌哈孫掌權,以脫魯忽察兒的兒子猛革賽為副。
猛革賽見明軍主將打著黃龍旗殺了過來,瞬間紅溫了,他知道黃龍旗是明朝皇帝專屬的旗幟,那年父親就是被還是皇孫的朱瞻基所殺,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猛革賽上馬,呼喊起幾個士卒,就奮不顧身朝著朱瞻基殺了過來。
朵顏士卒見猛革賽如此勇敢,也聚攏在他身後,反衝明軍騎兵。
朱瞻基在兀良哈營中衝殺了一陣,馬速漸漸降了下來,便率領兵馬又逐步退了出來,回到中軍本陣後,令戰馬緩緩踱步,稍後再行踏營。
而前鋒金忠與蔣信各自率領左右兩翼各一千騎兵反覆衝擊敵營,兀良哈計程車卒們有的還未起床,就被殺死在營帳中。
猛革賽見左右兩翼在明軍騎兵衝擊下大亂,心知不妙,必須有所應對,才能逆轉敗局,便提起近千兵馬,朝朱瞻基殺來。
他雖是蠻夷,也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只要皇帝一死,明軍必然大敗。
朱瞻基便策馬殺出,與猛革賽戰在一處。
猛革賽滿懷殺父之仇,忘死拼殺,連殺明軍數人。朱瞻基的侍衛捨生忘死,搶在皇帝前頭,替皇帝擋下了不知多少明槍暗箭。
朱瞻基見猛革賽不可力敵,便撥馬迴轉,退至趙輝中軍身後,猛革賽以為明軍要敗,提兵殺來,直衝趙輝中軍。
猛革賽見明軍大軍嚴整,輕易衝不動,便讓騎兵用弓箭遠遠射去,希冀明軍能出現混亂。
兀良哈騎兵列隊,轟隆隆地朝著明軍中軍大陣衝來,為了保證破甲,他們得在明軍陣前四十步才能放箭。
戰馬叢集衝鋒氣勢驚人,隆隆的馬蹄聲如同滔天巨浪一般滾滾而來。
哪知到了七十步時,“轟隆轟隆”連續幾聲炮響——是明軍的二將軍炮開火了。
接著三將軍、四將軍炮次第開火,一直到五十步內,明軍的火銃也開火了,“噼噼啪啪”如同炒豆子一般的。
兀良哈騎兵如同炒豆子般倒下了上百人。
有十幾名騎兵僥倖衝過了火力網,到了明軍陣前,但見只有區區十幾騎衝了過來,後面的一大片人馬都倒了,頓時都懵了。
這還襲擾?襲擾個錘子。只有幾騎軟綿綿射了一箭,其餘人都打馬便走。
猛革賽又親自率軍衝鋒,又被明軍火器殺退,又被打死數十名士卒,連明軍的毛都沒摸到。
此時兀良哈的兩翼已經大潰,泰寧衛、福餘衛的部眾都已經卷鋪蓋跑路了,四散奔逃地人馬衝亂了還在抵抗的朵顏衛。
猛革賽心一狠,決定再衝一回,不成功則成仁!
“殺!”猛革賽孤注一擲集結了所有能集結的戰馬,朝著明軍衝了過來。
新列裝的宣德一式火繩槍比原先更加便捷了,槍機、火繩與火門蓋進行了聯動,扳動槍機,火門蓋開啟的同時,火繩往前湊到引火槽,火銃就能擊發。
這使得火銃手能保持更好的姿勢來握持火銃,提高射擊精準度。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是火銃的三段式齊射。
“轟隆轟隆”,這是火炮的輪番轟擊。
猛革賽只覺得耳旁不斷地有彈丸飛過的動靜,身前身後不斷有士卒和戰馬倒下。
他低下頭,抱著馬脖子猛衝。
終於,他們衝到了三十步!
猛革賽大吼一聲:“放箭!”
伸手掏出弓來,張弓搭箭,就要射擊。
這時明軍陣中“丟丟丟”地扔出來幾十個圓溜溜的玩意,明軍管它叫“鐵香瓜”。
那鐵香瓜“刺啦刺啦”地開始冒出煙來,原來火器廠沒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