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劉平與張飛匆匆一面,便跟他告別了。至於李榷等人的大軍,劉平根本就沒有當成一回事。眼下想要破局的人那麼多,李榷這一票人馬,總會有人去利用的。
再者,他們又不是沒有後手不是?
天下這盤大棋,看似有不少人在落子,但真正的棋手,在劉平看來也就寥寥兩三位而已。以劉備如今之兵強馬壯,技術碾壓,劉平可以說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今日,某帶著兩位去南鄭,往後還得跟著咱們漢中王去成都享福呢。兩位莫非不開心嗎?”
長安驛館,劉平等人正在等著驛館的工作人員收拾劉辨母子二人的行李。看著這母子二人一臉苦大仇深的表情,劉平笑著問了一句。
劉辨閉口不言,倒是何氏怕惹惱了劉平,再在半路上殺了他們母子,聞言臉上擠出來一絲笑容:“叔叔說的哪裡話,肯定是開心的啊。只不過陳留王畢竟是沒去過南方的,心裡難免有些擔心,到了地方水土不服。”
“多待一段時間,就服了。”劉平看著劉辨說道。
原本臊眉耷眼的劉辨,抬起頭看向劉平,目光之中倒是沒有仇恨,也看不到憤怒,平靜的有些讓劉平意外。
“多謝叔叔關心。”劉辨說道。
還特麼成熟起來了?
劉平笑了笑,沒有說話。對於劉辨的改變,劉平並不意外。好歹也是在宮裡長大的,接受的也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教育。哪怕是一頭豬,也是豬中天蓬,不能真當弱智對待。
不過劉平這一次過來的重點,也不在這兩母子身上。接他們回漢中,就是順手為之。他真正的目的,是看一看如今劉備治下的驛站。
大漢的驛站還是很誇張的,每三十里便有一處驛站。軍事作用排在第一位,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不過劉平對驛站做了調整。
劉備佔領的這些地方,本身驛站的設定就沒有達標。就拿武都來說,這麼大一個郡,也就幾個縣城有驛站,其他的地方都是空有建築物,而沒有人的。
再者,每三十里一處驛站在劉平看來也是浪費。
所以他在接管了劉備治下民政之後,便對驛站做了調整。不過調整的幅度並不大。因為自有漢以來,驛站基本上都是由軍方控制的。劉平對驛站的調整,只不過是將三十里設定一個驛站這一點給取消了。
只在郡縣設定大型驛站。
小者佔地十來畝地,大者佔地四五十畝地。
驛站內設有驛丞一名,佐官兩名,另有幫夫若干。郡中驛丞秩比四百石,小縣城則是百石官。這種調整算是給這些驛站的人一個出身,沒有受到太大的阻力。
同時也便於軍方安置因傷殘或者年老而退役的軍人,算得上是兩全其美。
但是劉平做事,向來走一步看三步,猶如羚羊掛角一般,讓人看得雲裡霧裡的。這種驛站調整的事情,甚至都沒有放在評定上說。眾人都覺得這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
可劉平既然對驛站動了心思,就肯定是有想法的。
如今劉備軍之鼎盛,堪稱冠絕天下。隨之而來的是沉重的財政壓力。真要說起來,劉備發家到現在,還不到十年的功夫。就算劉平是個穿越眾,也不能不講基本法,用十年的時間,就能把這麼大一片地方給發展起來。
更不要說,其中大部分地方都是新取沒多久的。
雖然眼下劉備軍的財政還是安全的,但保不準哪天就得出問題。所以劉平一直在考慮給劉備軍開闢新的財源。然後,驛站就進入了他的眼簾。
這事兒還得從張飛編練幽雲鐵騎開始說起。
張飛編練幽雲鐵騎這個事兒,是提前告訴過劉平的。劉平在綜合考慮之後,也是同意了的。
報給劉備之後,劉備也是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究其原因,還是劉備覺得虧欠了三爺。如今三爺表面上看是劉備勢力軍方二號人物。實際上卻幾乎沒怎麼統帥過大軍,絕大多數時候都給劉備或者二爺做副官或者先鋒。
後來劉備闊起來了,二爺一直都是領兵打仗在外,而三爺則一直在家趴窩。如今三爺去了長安,手底下也就兩三萬人馬,還比不上劉德然呢。
所以三爺想要編練重騎兵的時候,劉平和劉備兩個人都沒有多說什麼。
只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張飛玩的這麼大。兩千人的重騎兵連人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