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如今的手工業可以分成五個部分。
冶鐵業、紡織業、漆器、制瓷業和造船業。
先說冶鐵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技術,一是水力鼓風技術,一是炒鋼技術。這兩項技術並不是格物司發明的,但是格物司進行了革新。生產效率提高了不少,這也使得劉備勢力的鐵產量和鋼產量、質量都有了不少的進步。
但是優勢並不是很大,沒有達到代差。還是要等田行他們的研究,不然的話純靠革新,有點兒難。
此時冶鐵技術最好的地方,其實是南陽。這也是為什麼,劉表入荊州的時候,南陽被袁術佔著,他也拿不回來。
因為整個天下最好的鐵礦、鋼、冶鐵師傅、鑄造師傅都在南陽。袁術佔了南陽之後,是不可能給劉表的。
但是現在成都也已經迎頭趕上了。並且在規模上,也超過了南陽,成為此時的天下第一。
對於冶鐵業,劉平沒啥具體的要求,就一點,產量逐年上升就行。因為此時鹽鐵酒是官府專賣的,只要產量能跟上就行。
剩下的就不一樣了。
紡織業尤其是重中之重。可以這麼說,紡織業是整個手工業內,劉平最為看重的。這是最直接的,可以提升百姓收入的行業。
此時的絲織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能夠織出各種精美的絲綢織物,如錦、綾、羅、綺等。這些絲綢產品不僅質地柔軟、色澤鮮豔,而且圖案精美,甚至出現了可以定製圖案的技術高超的女工。
放眼整個大漢來看,絲織業的產地分佈廣泛,以青州、冀州、益州等地最為發達。青州的臨淄和冀州的襄邑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設有專門的官營作坊。
就像成都的錦官城一樣。
劉平其實想的是,開辦相應的培訓班或者工廠,培訓熟練工人。但這個想法現在不現實。前文說過,如今最重要的其實是開墾更多的耕地。
在現有的生產力條件下,哪怕是女性,在勞動時的作用,也比之前的男性勞動力要強。
這就是技術的力量。
也因此,劉平只能選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鼓勵百姓在家織布,工具、原材料都由官府提供,織出來的布匹可以直接找當地官府兌換現錢或者口糧。
其實跟養雞仔鴨仔是一個道理。
也可以這麼說,養雞養鴨也好,鼓勵百姓織布也好,都有一個很樸素的目的,那就是提高女性的生產力。因為這種活基本上都是家中女子在做。
女性的生產力提高之後,社會地位一定會相應的提高的。
後世的女權,劉平覺得就很離譜。很多女權人士的言論,壓根不遵守基本的客觀規律,永遠都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
平權的前提是責任平等。
放到如今來看,女性地位想要提高,那就把她們的生產力提高,讓她們能夠賺到錢,比什麼宣教都來得好用。
再一個就是漆器。這個劉平其實不是很瞭解,但是這東西在漢朝算是個日常用品。
漆器在此時應用廣泛,包括飲食器具、傢俱、文具、工藝品等。由於漆器製作成本較高,主要為貴族和富人所使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漆器的裝飾手法豐富多樣,有彩繪、鑲嵌、針刻等。彩繪漆器以紅、黑等顏色為主,繪製出各種精美的圖案,如人物、動物、花卉等,線條流暢,色彩鮮豔。鑲嵌漆器則採用貝殼、玉石、金屬等材料,鑲嵌出各種圖案和紋飾。
咋說呢,這東西就是奢侈品。此時劉備勢力官營的漆器,主要還是供應對外貿易上,對內則只有一小部分,都是高官們在用。
大多數都是劉備賞賜的。
這個行業,技術性很強,基本上都是師傅帶徒弟。如今的年產值在十億錢左右,利潤大概在兩成。
之前就是歸攏了當地的漆器老師傅們,並沒有具體的規劃。第二個五年計劃肯定就不行了,想要規模化,就必須規範化,只有這樣才能拉低成本,提高利潤。
最好能把價格直接打下來,讓漆器走入尋常百姓家。
這東西好看,實用,耐用且防水防潮。這些個達官貴人,買來就是用來看的,根本就是浪費。
制瓷業就不用說了,從有了瓷器之後,這就是一直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
此時的瓷器主要是青瓷。
此時的青瓷胎體堅硬細膩,釉色均勻,以青色為主,色澤淡雅。但是,成都的瓷器製作工藝一般,此時的揚州地區是青瓷的主要產地,如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