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可是沒有功法不能外傳的事情,李毅也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李毅抄錄好了引雷陣,將其交給譚忠全道。譚忠全接過書,抱拳道,“多謝李兄相贈引雷陣法,也多謝李兄的肺腑之言!”李毅嗯了一聲。這會兒譚忠全見李毅面色不對,似乎在思考什麼事情一樣,心不在焉,須臾他便告辭離去。待譚忠全走後,李毅心中默唸六甲秘祝破除心魔雜念,片刻後李毅心境便恢復如初。
李毅想起剛剛有些失言,隨後給譚忠全發去了訊息,讓他注意防備,晉升金丹境時可能會遇到心魔。譚忠全則表示一定會注意這事。李毅隨後感慨道,
“真做假時假亦真,紅塵碌碌難得分;一朝悟得人間道,枯木輾轉再逢春;
通三關,明九竅,十年重來把骨造;尋日月,問乾坤,陰陽輪轉是謂道。這首詩就叫做太平記吧。”
卻在這時,李毅身邊走來一位戴著五佛冠,身披袈裟的和尚。和尚停在李毅面前道,“哦彌陀佛!老僧剛剛路過此處,聽聞小友一番話和那這首詩文,覺得有趣,特來向小友討教。”
李毅仔細打量這和尚,光頭笑面,手握佛珠,他竟然感知不到這和尚的修為。李毅暗道,“這和尚應該有元神期修為,自己剛剛入魔的一番話,怕是惹來了麻煩。”
李毅見老和尚一直看著自己,便道,“我剛剛有些孟浪了,還請大師見諒!”
“無妨,貧僧法號慧海,不知道小友道號?”老僧道。既然這佬和尚聽了李毅剛剛與譚忠全的談論,李毅也不敢瞎說,他開口道,“晚輩李毅,尚未有道號。”
“嗯,那小友對佛教的和尚怎麼看?小友可以但說無妨。”慧海面色和善道。李毅見這慧海修為如此高深,要與自己談論修行,自己若是不說點東西怕是要被他輕視了。沉思片刻後,李毅道,“我覺得和尚入寺吃齋唸佛,已經有了道家初期修行的樣子,若是定性後能走出寺院,重歸凡界,感悟生活,也許能悟出法力,進入修仙界。”
“小友說的有道理,那小友覺得,若是這些人天生慧根不敏,他們這一生會如何?”慧海接著道。聞言李毅道,“怕是百年之後要化為塵土。”
慧海徐徐道,“也卻是如小友所言,是以如來佛祖建立佛教,創立佛國,而後傳教便是為了度化這些人。”
“嗯,但是我更信奉道教,因為人再笨,熟悉草藥還是可以的,懂藥用,治好身體,才有以後的修行機會。醫好自己,活好當下,才有未來。”李毅道。聞言慧海道,“小友此話意思是不相信來世,不會棄這幅皮囊。”
“嗯,因為我沒有見過來世,我只知道過去和我的現在。我也看過許多道書古籍,知道元神能脫離肉身,但是沒有煉化心識而脫離的元神,還能是原來的自己嗎?”李毅若無其事道。當然這只是李毅的猜想,他現在連元神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李毅的膽子大,敢說。
“小友倒是悟性不錯,想法也很大膽,若有空可來贛州五臺山尋我,咱們有空再討論一番。”慧海微笑道。
“晚輩記住了。”李毅施禮道。須臾慧海越走越遠,消失在人跡中,而李毅則是深呼了一口氣。
“會個面,逛個街,遇到一位元神修士,真是活見鬼了。”李毅心道。行到一處無人的角落,李毅開始思考購買雷霆須的事情。現在他還缺不少靈石,得想個其他的辦法賺靈石。
李毅取出陰陽鑑開始檢視其中的訊息,如今李毅好歹算是一位金丹修士,應該有很多工可以賺靈石。不一會李毅便發現一則訊息,是一位僱主招募金丹修士,護送一批物品去傲來城,其中說了這次護衛的酬勞,是每位金丹修士五十萬靈石。這則訊息沒有說具體招募多少人,只是約定了見面地點。
看了訊息後李毅來了興趣,隨後他趕到蘇州建鄴城和那人見面。此番外出李毅帶著面具,而僱主是一位易容的中年男子,只有築基期修為。李毅向僱主仔細打聽後得知,這次他出行去傲來城一共需要五位金丹修士護行,此刻還需要招募三位金丹修士。李毅急忙傳訊息給蝦道人,不久蝦道人趕到了建鄴城。
那易容的僱主,望著李毅與蝦道人道,“兩位道友還請暫居建鄴城幾日,我還需再招募兩人。”
“可以。”李毅和蝦道人同時道。稍許建鄴城一處角落,李毅望向蝦道人道,“你說這傢伙送的是什麼東西,竟然需要五位金丹修士同往。”聽到李毅的話,蝦道人道,“不知道,不過我們去傲來城,怕是來回得兩個月,對於金丹修士來說五十萬靈石也不算多。”
李毅望向他道,